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3日 星期一

    “那里更需要我”

    ——记神舟九号“0号”指挥员、博士王军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13日   03 版)

        “10、9、8、7……点火、起飞!”当神舟九号飞船发射进入点火倒计时时,人们跟随“0号”指挥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副站长王军的清脆声音,一起倒数、一同震撼。

        40出头的王军理着小平头,眼睛细长,颇有神采,身材挺拔,处处透着干练劲儿。

        “0号”是卫星发射测试指挥调度代号,之所以叫“0号”,是因为倒计时最后计到0,同时也是为了区分调度级别和层次,“一个声音号令全国各个号位。”这让人觉得很神气,但对王军来说,意味着十几年的坚守和付出。

        时间回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

        1996年,从国防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5年后,王军再次走进母校攻读硕士学位。此时,他已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六室总体组组长。3年后,王军以优异成绩如愿取得硕士学位。此时,有两条路摆在他的面前——留校工作当教员,或是回卫星发射中心。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王军前思后想:大漠戈壁虽然条件艰苦,但那里有曾经一起战斗过的战友,有自己一直深爱着的航天事业。最终,他选择了千里之外的大漠戈壁。当同学问他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时,王军坚定地回答:“那里更需要我。”

        正因为迈出这坚定的一步,王军开始了“航天尖兵”的人生传奇。

        硕士研究生毕业5年后,王军又顺利考取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并最终捧得博士学位,成为发射测试站历史上第二位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才。

        之后,王军转战总体组组长、技术室主任、站总工程师等16个工作岗位,不仅手把手带出近百名专业技术骨干,还参与完成921发射场冬季发射适应性研究、新型CZ-2F运载火箭锌银电池组充放电设备研制等20多项科研课题;1次荣立个人一等功,被总装评为军事训练先进个人、十大学习成才标兵、优秀共产党员,获得军队科技进步成果奖4项,在全国性学术会议和期刊上交流发表论文25篇。

        这些成绩和荣誉从何而来?测试站官兵们说:“是王军用汗珠子砸出来的。”

        2009年4月,为了解决发射场没有火箭产品进行实装训练这一难题,王军主动请缨,担起研制运载火箭虚拟装配系统的重任。

        那段时间,王军就像一台上紧了发条的时钟,不知疲惫地来回奔走在厂房和办公室之间,向着科学的高地发起了一次次冲锋。

        5个月后,一套基于虚拟人技术的运载火箭虚拟装配系统破茧而出,实现了航天发射训练从原理学习、实物训练、仿真训练到“高沉浸感”虚拟现实训练的巨大跨越。

        在危险面前,王军总是冲锋在前。

        2008年9月22日深夜,发射场突然狂风大作,大漠里下起少见的暴雨。承载着神舟七号飞船的CZ-2F运载火箭,不安地“躲”在塔架的怀抱中。当初修建发射架时并没有设计防雨功能,雨水一旦渗入箭体,后果不堪设想。

        疾风骤雨中,王军冲向发射塔架。登塔检查、调兵补救……在他的指挥下,官兵们迅速用绳子、毛毯和防雨布结成两张硕大无比的“防雨网”,硬是把高达105米的塔架从上到下包了个严严实实。

        第二天清晨,发射场风停雨歇。任务指挥部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检查,结果显示:船箭组合体技术状态一切正常。3天后,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名航天员乘坐着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 本报记者 尚文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