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浮坨村是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一个村庄。作为村里的文化管理员,翟春洁从来没想过太空中的卫星会如此直接地改变了自己和乡亲们的生活,直到她的工作中增添了“管卫星”这一项。
“管卫星”,其实“管”的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数字传媒”推出的“卫星数字农家书屋”——翟春洁熟练地调试着一个小巧的卫星接收设备,通过它,卫星像一个最敬业的邮递员,每天将电影、电视剧,教育、综艺、动漫节目,农技推广视频以及百余种当日出版的书报刊电子版准时、自动“投递”到这个数字化的“书屋”。
“卫星书屋”的建成一下子盘活了村里的文化设施——政府投资购入的投影仪、大银幕、价值几十万元的音响设备、能容纳百余人的村民会议室整合在一起,变身为一座名副其实的“乡村电影院”。
“这个‘卫星’真的很有用!”村党支部副书记杨金慧说,“我们村主要种植果树和大棚蔬菜,现在,树上、棚里如果出了点状况,大家马上到‘卫星书屋’查视频,找办法,一下就解决问题!娱乐就更别说了……孩子们看动画片、老人们看京剧、年轻人看大片……村里要排个演出,也不从外面请老师教了,跟着‘卫星’学!不仅村里人受益,这不,村里今年有12家盖新房,每到晚上,施工队也聚在这里看电影。翟春洁这姑娘,差不多每天都得晚上十点半下班。”
杨金慧也有幸福的烦恼——“‘卫星’里的内容只靠一部投影仪放,大家抢着看,众口难调。”不过,据“航天数字传媒”政府与公共服务部项目总监王凤阁介绍,基于wifi技术的“卫星书屋”在未来将会推出,届时,乡亲们有望通过电脑、电视、手机等不同终端,体会一把“数字化生存”。
据悉,截至2011年底,在新闻出版总署及相关省市新闻出版局的支持下,“卫星书屋”已在全国十余个省区市的部分地区“落地”,今年预计拓展到3万个行政村,目标是惠及全国64万个乡村。
本报记者 邢宇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