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5日 星期日

    高唱感恩曲 建设新家园

    ——写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两周年之际(二)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05日   02 版)

        八月的舟曲热浪袭人,群山连绵苍翠夺目,云雾在半山缭绕,白龙江奔腾不息,夕阳的余晖中,这座重新起航的藏乡小城大气秀美。

        再次来到舟曲,记者的眼前,早已不是泥石流肆虐后那个满目疮痍的小城。短短两年时间,一座座居民楼拔地而起,人们重拾安定生活;白龙江两旁公路在做最后的整修,车辆在上面平稳疾驰;建筑工地上热火朝天,各路重建大军正在攻克关键的一关。

        截至目前,舟曲灾后重建170个项目中已有48个完工,累计完成投资36.5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72.8%。其中,甘肃省直援建、代建单位负责的60个项目中24个已完工,累计完成投资26.46亿元,占规划投资的77.8%。

        土生土长的舟曲人张宇感叹:“这两年舟曲的建设速度太快了,我们能从悲痛中很快恢复过来,和全国人民的关心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两年来,舟曲人民、舟曲各条战线也都化悲痛为力量,投入到建设新家园上来。

        舟曲灾后交通重建工程有9个大项,总投资4.7895亿元,除了甘肃省交通厅承担的7个援建项目,舟曲交通局在灾后负责交通自建两个大项,14个小项。“我们最主要的工作是搞好县乡和农村道路建设。”舟曲县交通局副局长杨望明介绍,“目前我们负责的13个项目进展顺利,工程总体进度达到83.8%,其中县乡总体道路进度为93%,乡村道路建设已有5个项目完工,并通过了甘南州的验收。”

        舟曲县卫生局局长高辉民说:“现在舟曲的基础设施完工了,马上就交付使用。硬件设施远远超过了原来的水平,缺少人才是最大的瓶颈。我们一定会加强管理和服务,如果我们的工作做不到位是说不过去的,没有办法向关心舟曲的全国人民交代。”

        重建工作中,舟曲县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确定了舟曲灾后森林植被恢复和生态恢复的目标,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治理相结合,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逐步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

        据林业局工作人员谈志珍介绍,舟曲林业局结合“十二五”扶贫攻坚规划,继续扩大退耕还林规模,今年春季先期在7个乡镇25个村,对海拔1500米坡度25度以上和海拔1800以上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林两万亩。另外还有保障退耕还林的生态种苗供给、加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通过政府补助连续3年淘汰土种山羊6万只等6项措施,促进舟曲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舟曲环保局承担的灾后重建项目,包括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源地保护、南峪山环境整治、环境执法检测业务用房等4项,总投资共3700万元。环保局和其他各相关单位协调用力,森林植被覆盖率增加了,荒山荒坡绿了,滑坡地段泥石流沟道得到治理,降低了区域泥石流发生的频率和危害。舟曲环保局还结合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在改善生态环境基础上,努力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保障退耕还林等综合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舟曲县环保局局长张庆民告诉记者,为了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舟曲县下一步将积极争取完成《舟曲县“一江两河”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方案中的所有内容,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恢复和地质灾害治理。“生态恢复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张庆民说,“舟曲将尽快实施‘以电代薪’(即小水电代燃料)项目,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村生活燃料和能源问题,也将彻底改变群众长期以来传统的用能方式,对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大力保护和改善环境具有长远意义。”

        舟曲人李文博指着正在修建的防洪渠告诉记者,那是前年泥石流肆虐的地方,是让他印象最深的地方,也是舟曲人的痛点,而如今就在那里它要成为舟曲崭新的起点。

        据舟曲县委宣传部介绍,预计到两周年节点前,舟曲能有79个重建项目全面完成,完成总投资的80%,投资总额40亿元以上;到9月份,投资2.16亿元的5个教育项目便可全面投入使用;今年年底基本能够完成灾后重建任务,规划投资将于明年全面完成。

        7月30日上午,舟曲县城春江广场上,舟曲“8·8”感恩群众文艺汇演正在演出,看着广场上的人群,张宇眼角有些湿润:“泥石流已经过去了,家园已经重建,我们幸存的人一定要更坚强、更阳光地活着。”本报记者 宋喜群 本报通讯员 李远广 杨 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