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表述
十六大报告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信息化改变人们生活
如果您是一位电视迷,如今不光有数字电视、宽带电视,您还可以在等车的时候收看手机电视;十年前,北京的市民还习惯上地铁前买一份报纸,如今,乘坐地铁的乘客大多是低头看手机、电子书或是玩iPad……
“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前全球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创新内涵愈加丰富,技术、网络、应用、服务深度融合,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以及崭新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电子商务已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截至2011年底,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逾6万亿元,B2B(企业间电子商务)企业已达1.05万家,B2C(企业对顾客电子商务)与其他电商模式企业数已达20750家,而个人网店已达到1620万家。
为现代产业插上信息化翅膀
苗圩表示,我国将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提高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汽车电子、医疗电子、金融电子为代表的应用电子产业,以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为代表的绿色能源产业等一批新兴产业应运而生;随着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的不断渗透,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兴服务业将成为主流,产业链延伸和分工深化及专业化,衍生了多种类型的生产和生活新型服务业态。
据统计,目前工业企业普遍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仿真等技术开展研发设计,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60%。信息技术极大推动了工业制造产品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升级,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卡通迎宾机器人与参观者对话、握手,进行现场语音、歌舞表演;三维人体扫描的智能裁衣技术进行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并为观众提供虚拟试衣体验;通过手指屈伸来遥控指挥机器人探测外星球和维修中国空间站……在日前举行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果展览会上,大量的实物模型、系统仿真、实时演示和交互体验等方式,生动地展现了我国“两化”融合的先进成果和典型案例。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工业领域的普及应用,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工业竞争力全球排名已经由2000年的第31位上升到2011年的第5位。
“信息化有利于实现产品轻量化设计和合理化设计,减少材料消耗,减少制造的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废品,这也是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如是说。
信息化促使企业进一步挖掘节能减排空间,对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据统计,到“十一五”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005年的2.59吨标准煤下降到1.91吨标准煤,累计下降2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36.7%,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超过15亿吨。
数字解读
5.38亿:中国网民数量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是15年前的867倍。中国宽带用户数达到1.58亿,位列全球第一。互联网普及率为39.9%。IPv6地址数比上年底增长33%,仅次于巴西和美国位列全球第三。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大幅上升,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10年增加10倍:
通信技术产品出口总额
中国成为全球信息通信技术产品最大出口国和进口国。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统计,2010年,中国大陆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出口总额比十年前增加了十倍,达到近4600亿美元,位居首位,进口方面,中国进口总额超过2847亿美元,名列第一。
13亿:电话用户数
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电话用户总数突破13亿大关,达到了13.03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了10.19亿户,3G用户已达到1.52亿户。
0.3秒:奥运信息传遍全球
2008年北京奥运会,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首次作为独立转播机构被列入奥运会转播体系。0.3秒,奥运信息便瞬间传遍全球。通过奥运信息发布系统,赛事实时信息被发送到多个地方。被传输到中央系统的场馆成绩,同时分别发送至互联网及全球的媒体、广播商、新闻通讯社。
全球有接近3亿人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平台观看了北京奥运会。
专家观点
信息化推动组织管理变革
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目前,信息社会正逐步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多种类、动态化地提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信息,信息化已成为组织管理变革和流程创新的必然选择。
两化融合促进工业升级发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杨海成:经过十年发展,我国逐步从两化融合走向深度融合、变革工业体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新型工业体系的过程。这种融合一方面促进先进工业技术日新月异,促进工业产品和工业设备极大满足工业化发展,同时一大批新型的业务模式促进工业升级,新的工业业态在创造和发展,工业素质和工业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中小企业信息化体系不断完善
中国电子商会会长曲维枝:各地围绕服务中小企业集群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类信息化服务体系,超过300家中小企业信息化辅导站已覆盖全国地级市,全国45个城市建立了信息化管理提升服务中心,“一站式”信息化服务新模式初步形成,为中小企业提供“微贷”的融资模式纷纷涌现。
政府网站实现飞跃式发展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安耕:十年前,我们政府网站“少”、“慢”、“差”,通过这十年的发展,我们主要政府部门都有了自己的政府网站,中央各部委、省一级、90%的市一级都有了完善的政府网站。政府网站信息量大幅度增加,电子政务逐步实现整合和共享。本版文字、图表制作:郭丽君、谢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