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7月31日电(记者颜维琦、曹继军)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2012年我国要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如何以4%目标首次实现为契机,形成更有利于教育质量提高的经费管理思路和制度,为教育公共基本服务体系的建设奠定科学的基础?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的优先发展,必须花代价形成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教育经费投入要直接促进教师职业精神与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蔡达峰认为,公共教育的质量主要是由教师保障的,而师资的整体水平直接受到政策影响。建议进一步审视现行的师资队伍结构,充实教师队伍,制定更加合理的师资政策和制度,使师资待遇与职业要求协调适度提高,既严格要求教师职业行为,又合理核定教师待遇。
蔡达峰提出,政府要为师资队伍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在总体收入水平上,要使教师收入在各行业中处在较高的层次,建立符合优先发展战略需要的教师收入标准,逐步提升中小学和幼儿教育的社会地位;二是在收入结构上,要规范劳动关系,建立年薪制,规范收入来源;三是要更加注重建设一支优秀的校长队伍,要特别重视提高中小学校长的社会影响力;四是要大力推进淘汰制,增加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此外,政府把公共经费投入学校,必须强调经费使用者的责任和作用,除了管经费总量和人均标准外,还要设法促进学校管理责任与管理能力的同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