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晚8时,三峡水库迎来建库以来最大洪峰,长江4号洪峰以每秒71200立方米的流量平稳通过三峡大坝。
而在十几天前,长江接连发生两次超过每秒5万立方米流量的洪水,洪峰峰值创两年来汛期新高。面对来势凶猛的洪水,国家防总、长江防总科学部署,充分发挥三峡水库防洪减灾功能,有效地减轻了洪水给长江中下游带来的防洪压力和灾害损失。
如何更好地调度三峡,发挥三峡水库的调蓄作用?如何保证三峡水库的长期使用?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独家专访了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
适时相机调度,有效减轻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
记者:三峡水库建成后,如再遇1998年大水,千军万马齐上堤防汛抢险,迎战洪峰的场景将不再呈现,如今洪水可防可控,三峡水库发挥了巨大的调蓄作用。但由于长江汛期持续时间长,且上游大洪水多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汛期如何做到适时相机调度三峡水库?
蔡其华: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当长江上游发生中小洪水,中下游出现防洪紧张形势时,根据可靠的水文气象预报,三峡水库可以适当拦蓄洪水,有效缓解下游的防洪压力,取得比原设计更大的防洪效益。
2010年汛期,三峡水库先后多次发生较大洪水。尤其是当年7月20日三峡水库出现每秒7万立方米流量的最大洪峰。国家防总、长江防总根据水文气象预报,精确调度,将三峡水库下泄流量控制为4万立方米每秒,消减洪峰流量40%,拦蓄水量约80亿立方米,使荆江河段沙市水位控制在警戒水位以下。
今年7月上中旬,三峡水库接连两次出现超过每秒5万立方米流量的洪水,长江防总在综合风险评估分析的基础上,调度三峡水库按照不超过4.2万立方米每秒下泄,降低沙市、城陵矶水位约1.5米,使长江中下游干流未超警戒水位。
此外,由于长江汛期持续时间长,且上游大洪水大多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对于干流警戒水位以下的洪水,在未出现较大险情时,尽可能依靠河道下泄,使三峡水库留有一定的防洪库容以防御可能发生的大洪水。
蓄清排浑,实现走沙减淤共赢
记者:三峡水库的排沙问题为社会所关注,在调度三峡工程时,如何确保三峡水库能长期使用?
蔡其华:为使三峡水库能长期使用,三峡工程设计了“蓄清排浑”的运用原则,即在汛期来沙多时泄流排沙,减少水库淤积,保证水库防洪库容长期得以保留。
在2011年水库消落期,长江防总结合生态调度加强了走沙调度,于当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通过水库调度形成人造洪峰,一方面改善了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产卵条件,促进四大家鱼自然繁殖;另一方面通过降低库水位,也减少了水库泥沙淤积,特别是重庆主城区河段2010年汛期淤积的泥沙在消落期全部冲走,实现了促进鱼类繁殖与减少水库淤积的双赢,也为今后水库消落期的生态与走沙调度积累了经验。
今年,长江上游1号洪峰峰值为每秒5.6万立方米流量,通过三峡水库拦蓄,使出库泄量控制为4.2万立方米每秒,排沙率为32%。
三峡水库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如淤掉1方有效库容,意味着会永久地失去1方防洪库容。因此,三峡水库调度一定要充分考虑排沙,在长江中下游出现防洪紧张局面时要实施三峡水库拦洪调度,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在中下游防洪形势平稳时,要加大水库泄量排浑走沙,减少库区泥沙淤积,保留水库的有效库容。
统筹蓄泄关系,维护河床正常发育和河道泄流能力
记者:清水下泄冲刷中下游河床的问题,也一直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如何统筹蓄泄关系,协调水沙关系,维护河床正常发育和河道泄流能力?
蔡其华:总结分析国内一些大江大河建库后下游河道及泄流能力变化情况后,要求三峡水库必须在统筹蓄泄的基础上,协调好水沙关系。协调好水沙关系,主要是保障河势稳定,尽量减少崩岸发生。
维护河床的正常发育与河道泄流能力,就要求在水库调度中充分考虑对河床演变起主导作用的造床流量(在长江一般采用平滩水位相应的流量),并适当利用汛期洪水,泄放超过平滩水位的流量,以免滩地长期不过流可能导致被利用,而影响河道的泄流能力。
因此,在汛期水库的调度中,要统筹好水库蓄泄关系与水沙关系,维护河势稳定,保持河床的正常发育以及充分的河道泄流能力。本报记者 何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