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7日 星期五

    拈花微笑的散文

    作者:赵德发 (山东日照)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7日 16版)

        我为文三十年,主要经营小说。曾经认为,小说无中生有,气象万千,最能见出作家的本事。散文,那是缺乏想象力和虚构力的人才去鼓捣的玩意儿。本人的阅读,也受这妄见的影响,捧在手上的多是小说。

        然而,随着牙口慢慢变老,胃口也悄悄改变。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读小说不再那么踊跃而沉迷,对非虚构作品的兴趣却与日俱增。尤其是见到上等的散文随笔,常常是不忍释卷,品味再三。

        渐渐地,我明白了散文之庄严,之神奇——

        它最能见出你的思想高度。小说不宜赤裸裸地展示思想,所以小说家多是将思想的盐粒撒进小说的汤锅,让读者自己重新提炼出来;也有一些小说家,他并没有多少盐粒儿,只是浑浑噩噩地炖出一锅汤,任由评论家提炼去,有些高明的评论家居然也能替他弄出一大堆,一二三四,条分缕析。这就说明,小说是能够藏拙的。但散文随笔则不能,作者口袋里有没有盐,是好盐孬盐,真盐假盐,加了碘还是没加碘,读者品读一段文章就会明白。

        它最能见出你的真情实感。刘勰说:“情者文之经”。古今中外的散文名篇,多是以情动人,那是人类情感的文字记录,是地球文明中最可贵的部分。然而,这份情感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我读过许多饱蘸了心血,甚至是用生命写成的佳作妙品,直读得泪水涟涟心颤不已。也读过一些矫揉造作、以眼药水代替泪水的劣质文章,其中的伪善与假情令人作呕,这不能不引以为戒。

        它最能见出你的文字水平。小说本来是应该讲究语言的,那些经典名著都体现了这方面的努力与成就。但现今的某些小说家,只醉心于编织故事,交代情节,以为悬念就是法宝,“可读性”就是一切。在他们眼里,语言只是用来打造情节过山车轨道的钢锭,糙点儿不要紧,反正坐在车上呼啸前行的人对它无暇研究。然而,散文却必须在语言上狠下功夫,因为它像瓷器,像绣品,来不得半点马虎,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语不妥,就会影响到作品的品格。

        明白了这些,我对散文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与此同时,翻检我过去写的此类东西,就为自己对散文的轻慢而羞,为一些篇什的粗鄙而愧。

        当年佛陀传授禅法时,只是拈花微笑,便让摩诃迦叶心领神会,让无数修禅者累世参究。我觉得,在散文的天空,也有一位神灵在对我们拈花微笑。那个法相,肯定暗示了散文写作的奥秘,值得我们尽形寿去领会。

        但愿我能及早开悟,今后能将一些真正的好散文奉献给世界。

        (作者为著名作家、山东省作协副主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