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7日 星期五

    人物春秋

    洪绂曾与黔西南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7日 12版)

        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 陈鸣明:

        星火计划,是1986年我国启动的,旨在依靠科技进步,普及科学技术,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发展战略。1990年1月,国家科委、民建中央、致公党中央、九三学社中央、全国工商联等为探索一条振兴大西南岩溶地区经济的成功之路,决定联合推动星火计划和科技扶贫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在贵州、云南、四川和广西四个省(区),先从贵州入手,将“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建在黔西南。

        随着试验区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参加联合推动工作的民主党派由启动时的3个扩大到8个,参与部门逐步增多。2003年7月,成立了由中央统战部牵头,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为成员单位的试验区联合推动组,联合推动黔西南试验区工作。当时,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洪绂曾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以近70岁的高龄担任联合推动组组长,倾情黔西南发挥自己余热。

        今年4月,惊悉洪绂曾同志不幸逝世的噩耗,黔西南许多熟悉洪老的干部群众无比哀痛,缅怀情绪久久难以释怀!洪老心系黔西南、关爱试验区的场景顿时历历在目。

        早在2003年7月,洪老刚出任联合推动组组长便亲率一行14人到黔西南考察调研,与州委、州政府共商黔西南新一轮“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工作,确定了“十五”期间八个方面的工作重点。以后7年洪老连续8次到黔西南,亲自带队深入一线,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科学研究论证,为试验区把好脉、出主意、找对策。

        2005年6月,洪老率专家团队考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时,在晴隆看到很多地方为开金矿裸露山岭,忧心忡忡,彻夜难眠。经过反复思考,他创造性地提出,应以科技人员牵头,利用好喀斯特地方资源,采取三种模式推动当地发展,即带动群众种草养畜致富模式、岩溶山区种草改善生态环境模式、能人带头带领群众勤劳致富模式。回京后,洪老找到了时任国务院扶贫办公室主任的刘坚,谋划在晴隆开一次国家层面的草地畜牧业工作会议。这一动议引起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家水利、林业、扶贫等部门对珠江上游问题予以研究重视。2006年 6月21日至22日,“全国科技扶贫(南方草地畜牧业)经验交流暨现场培训会”在晴隆县成功召开,晴隆“种草养畜脱贫”这一典型模式也就在国家和省双重层面总结交流和推广。

        在成功探索形成了高海拔喀斯特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晴隆模式”后,在洪老推动下,又形成了中海拔喀斯特地区种植金银花的“坪上模式”、低海拔喀斯特地区种植花椒的“顶坛模式”和低热河谷地区种植早熟蔬菜的“者楼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目标。

        记得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后,一生心系“三农”的洪老更是响应中央号召,身体力行。2007年的6月,已经离开组长岗位的洪老还亲自带队赴黔西南就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调研,提出了“两村为主、多村联系”的工作思路,要求联合推动组要雪中送炭,从帮助制定可操作的发展规划入手,引进包括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在内的“清洁工程”综合项目,发展循环经济,改善村民的卫生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在他的亲自安排和参与下,国家有关部委于2007年11月在黔西南成功举办了高规格的“农民培训与扶贫开发论坛”,强有力地推进了黔西南的扶贫开发。

        2007年初,因工作需要,黔西南州“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联合推动协调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我以时任州委副书记、州长的身份担任组长,从此与洪老工作对接增多了、交流增多了。黔西南的事,一旦需要与国家各部委打交道,总能得到洪老的大力帮助。有时,他亲自出面,带着我们去各部委跑,开展工作。黔西南这些年在国家各部委这个层面上,如此方便、顺利和快捷,办成功不少大事,办好不少实事,这当中离不开洪老无数次不辞辛劳地为我们奔走呼吁、鼎力相助。

        黔西南今天的成就,蕴含有洪老倾情关爱、热心指导、真诚帮扶;黔西南翻天覆地的变化,蕴含有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共同推动。在洪老用自己的心血建立起来的试验区,共实施“星火计划、科技扶贫”项目341项,总投资30多亿元;引进智力支边项目1329个,资金5922万元。试验区的建设,促进了黔西南州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2011年,全州生产总值达到375亿元,比1990年增长32倍;财政总收入达到81.55亿元,比1990年增长9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55元,比1990年增长15倍;贫困人口37.99万人(按1196元标准),比1990年减少91.96万人;森林覆盖率达到46%,比1990年提高3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从1990年的全国30个自治州、全省9市(州、地)中挂末分别上升到第13位、第5位。

        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走了,我们深感悲痛!他豁达坦荡人生的最后时段,曾经对黔西南倾注了太多的爱!他如今走了,走得太突然太匆忙,甚至来不及让我们再听他一句告别的话语!哲人其萎,遗泽永长,风范永存!我们将在悲痛中记住洪老的嘱托,在黔西南这片秀美山川热土沃地上,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业兴的美好黔西南而不懈努力,让九泉之下的洪老在满意的微笑中安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