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0日 星期五

    用爱和生命去坚守

    ——记河北省承德县三家乡孤山小学校长于贵勤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0日 04版)
    个人档案

    ●出生年月:1956年3月 ●任教学科:语文

    ●毕业学校:河北师范大学自考大专班

    ●任教经历:1980年,在承德县邓上乡东三十家子村小学任教。1990年,到承德县孤山小学任教。1991年,担任该学校校长并坚持任教至今。
    于贵勤与学生合影。本报通讯员 王立群摄
    投稿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光明日报社社办公室(请注明“最美乡村教师2012投稿”字样)

    投稿邮箱:zmxcjs@gmw.cn

    联系电话:010-67078888

        于贵勤人生箴言:当老百姓的官儿,就得给老百姓多办点事儿。尽管校长不是啥官,可是我能做到的必须都得为这个学校、学生们一点点实现了,心才能安。

     

        同事评价:对于学校,她是家长;对于学生,她是母亲;对于老师,她是老大姐。当时,面对破旧不堪的学校,她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付出自己的全部心血来打造它,甚至忽视了家庭。没有她,就没有孤山小学的今天。

     

        孤山小学后勤处处长 李炳忠

     

        学生的评价: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雷锋只是个影子。但在我有限的生命里,于校长却让我感受到了雷锋精神是什么概念,她就像雷锋一样活在我们的身边。

     

        于贵勤曾经资助的三个学生:

     

        李德福、李德民、李德新

     

        2012年7月12日。黄昏。

     

        筋疲力尽的于贵勤缓缓地锁上学校的大门。几天前,学生们早已放假,作为一校之长的她却仍留在学校,她要整理好这个学期的教学档案。

     

        56岁的她已经退休了,却仍被特批留任,继续担任着这个学校的校长。

     

        她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是她,使这个原本没人知道的山村学校走出了大山;是她,带来了这所学校的每一步改变。没有她,就没有现在的孤山小学。

     

        更重要的是,没有人能代替她对这所学校的爱;没有任何东西,能坚固得过她对这片土地的坚守。

     

        随着一声清脆的声响,大门锁上了。于贵勤环视着校园,笑了。几天前,学校刚刚通过了审计署的审计。

     

        这时候,于贵勤的脑海里有两个影像在播放,一个是眼前这个校园,另一个,则是22年前那个破旧的院子。

     

        “好好干吧,干好了再走。”

     

        1990年,34岁的于贵勤从县重点小学分配到承德县三家乡孤山小学。

     

        现实比于贵勤的想象要残酷得多。

     

        12间破旧不堪的平房,没有院墙,没有窗户。穿着几乎露屁股的衣服的三四个孩子挤在一个桌子前,仅有的几把凳子只能作为摆设,根本无法坐人。

     

        而自己的小家,一个约18平方米常年没人居住过的小黑屋,锅台上长着蘑菇,另一端则连着根本住不下一家四口人的土炕。地上有几处明显的耗子洞,黑漆漆的像挑衅的眼睛。

     

        于贵勤哭了。这是什么地方啊,她就像一个被抛弃在荒郊野外的无助的孩子。作为老师,她看不到事业的希望。作为女人,她也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那一夜,她失眠了,辗转反侧。

     

        看着黎明悄悄扯开夜色露出头角,听着昨日还哭闹的孩子在身边已经发出均匀的呼吸。于贵勤心里也渐渐亮堂了:希望是自己给的,不是摆在那儿的。就像这黎明,需要冲破黑暗。

     

        “好好干吧,干好了再走。”于贵勤对自己说。

     

        心安定了,一切便稳当下来。

     

        然而,现实的残酷才是个开头。

     

        于贵勤带的是毕业班,通过上课她才发现,学生们的文化水平仅仅相当于三年级。

     

        “怎么办?”这是于贵勤必须要攻克的第一个难题。

     

        在取得校长的同意后,她利用放假时间给孩子们补课。

     

        那个冬天太冷了。于贵勤把24个孩子领到自己的家里上课。没有黑板,她拿出了家里的面板;没有板擦,她便用毛巾代替;没有凳子,她跑到外边找到木头自己做……

     

        一年后,这个历年来都顶着全县倒数第一帽子的学校,愣是以合格率100%的成绩把孩子们送进了初中。

     

        也是这一年,于贵勤成为孤山小学的校长。

     

        “我是他们的校长,我有责任管他们!”

     

        不管到什么时候,于贵勤都忘不了1973年那一个普通的一天。

     

        母亲在磨坊里费力地压着玉米面,一圈又一圈。旁边站着的是17岁的她,这个九口之家里唯一的一个读书的孩子。

     

        碾子上是金黄的玉米面,是她一周的干粮,而这些干粮,是母亲靠着面子借来的储备粮。

     

        “你先把这些端回去,可千万别撒了,这是你一个礼拜的干粮。”母亲把装着玉米面的簸箕递给于贵勤。

     

        盘算着这个星期该如何省着吃这些干粮的于贵勤低头走着,脚却被一块突起的石头绊倒了,玉米面洒了一地。

     

        “完了!”于贵勤手足无措地看着由远及近的母亲。

     

        并没有责骂。母亲的眼泪一滴滴地掉在地上,瘦骨嶙峋的手细心地一点点捧起洒在地上的玉米面,缓缓地放到簸箕里。

     

        “你要记着,将来有一天你要是当了官,要想着老百姓有多不容易,多给他们办点事儿。”

     

        母亲的眼泪掉到地上,也掉进了于贵勤的心里。那个场景,让她刻骨铭心。那句话,更让她永生难忘。

     

        从此,一个信念,就这样筑在了她的心底,融入了她的每一个细胞。

     

        夏天,孩子们在没有院墙的学校里玩耍,经常看见从附近山上爬下来的蛇趴在操场上。冬天,没有窗户的教室四面透风,孩子们穿着拖鞋和单薄的衣服站着上课。山里的孩子就是苦啊。

     

        站在黑板前的于贵勤心里很疼。

     

        她想让那些纯洁的求知的山里孩子,不受动物的侵扰,坐着上课。然而,就是这样最基本的要求,这个贫困的学校也无力承担。

     

        没有钱买,于贵勤就想到了“化缘”。

     

        1993年的腊月,她准备到承德市寻求帮助。在这个距离县城120多公里的偏僻山村,每天只有一趟班车通往市区,乘车的地点还在8里之外。

     

        清晨4点钟,于贵勤便起床往村外走。黑漆漆的村子,只有幽幽的路边的树影。寒风吹着树枝哗哗作响。于贵勤顶着内心的恐惧,一路小跑。前日下的一层小雪,路面湿滑,等到于贵勤跌跌撞撞地跑到地方,棉袄全都湿透了,可是班车却已经开走了,地面上只剩下两道车辙印……

     

        她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来,冰凉冰凉。

     

        “我为什么要到这个地方受这个罪?孩子们冷了暖了跟我有啥关系……”天大亮后,有赶集的村民看见蹲在路边的这个女人,手和嘴唇都冻得发紫,眼角的泪水也凝成了冰花。好心的人赶紧把玉米秸点着了给她烤火取暖。

     

        僵硬的身体暖和过来了,于贵勤也给自己找到了答案:“我是他们的校长,我有责任管他们!”

     

        1995年,于贵勤作为最年轻的代表参加河北省劳模大会。在这么一个聚集了各路人才的会上,她抓住了“化缘”的良机。在大会之后的学习讨论会上,她说出了学校的困难。

     

        3000元、5000元、一车水泥、几吨钢材……劳模们纷纷伸出热心之手,帮助这个把学校看得比自己家还重要的校长。

     

        “谢谢!谢谢!”于贵勤再一次流出眼泪,为的是劳模们的这份支持,为了这几年里她的一次次付出。

     

        就是在她这样一次次的“化缘”之下,学校的院墙有了,学生们的旧衣服有了,学校的教学楼也有了。而于贵勤有的,除了高兴,就是一根根早生的白发。

     

        “孩子们上学的钱我出了!”

     

        对于学校来说,说她是校长,不如说她更像是个勤杂工。

     

        学校的楼房盖起来后,问题又来了。数九寒天,要保证教室的温度,必须24小时里每隔40分钟便得添一次煤,这又累又脏又得精心的活儿没人愿意干。

     

        看着老师们为难的表情,于贵勤说:“我干!”

     

        一边上课,一边实施学校的管理,一边给学校烧锅炉,于贵勤把自己分成八个人用。每个冬天,她都住在学校里,晚上,每隔40分钟就起来添一次煤。学生们的教室和宿舍暖和了,可锅炉房的偏房里却冷得要命,她需要盖6个被子才能勉强暖和手脚。

     

        被窝、锅炉房;凉被窝、锅炉房;冰冷的被窝、锅炉房。

     

        反反复复,来来回回。有好多次,于贵勤都拄着两米多长的火炉钩子在锅炉房里睡着了。发现这一幕的老师吓得够呛,她却拍拍身上的炉灰,笑着说:“屋子暖和就睡着了,没事儿。”

     

        对于学生来说,说她是老师,倒不如说她是母亲。

     

        村里李德福、李德民、李德新一家三兄弟,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三个孩子跟着70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

     

        面对着三个即将失学的孩子,于贵勤咬咬牙:“上学的钱我出了!”

     

        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再加上另外三个孩子的开销,生活捉襟见肘。开学后,于贵勤交完三个孩子和自己两个孩子的学费后,手头只剩下5毛钱。她紧紧地握着这5毛钱,生怕被人抢去,似乎这是全家人生活下去的希望。

     

        丈夫张立民忘不了。看着妻子每次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参加各种劳模会,他心疼啊,用大半个月的工资给她买了一双皮鞋,却被穿在了她资助的孩子的脚上。

     

        儿子张继伟忘不了。“六一”儿童节别的孩子都有新衣服和礼物拿,妈妈却用奖金给李德民三兄弟每人买了一身衣服,自己和妹妹躲在屋角里哭。

     

        而于贵勤也忘不了,李德民在上大学的那一天,哭着喊她“妈妈”。在孤山小学的22年里,200多名贫困生在她的资助下重返课堂,并相继走出大山。

     

        有人说于贵勤傻。她说:“如果我的傻能让这些孩子都通过文化知识走出大山去,我就傻一辈子吧。”

     

        (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袁雪梅 汪瑞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