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3日 星期五

    出口加速 民企赶超 短腿变长

    “万亿江苏”稳增长的三招好棋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3日 01版)

        2012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江苏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0881.5亿元,同比增长9.8%,比全国增速快1.7%。

     

        早在2010年,江苏省就进入4万亿元GDP俱乐部。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一数字到来的时间比预期晚了一些。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浪潮里,江苏这艘“经济航母”却能乘风破浪逆势而上,这其中诀窍何在?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发现江苏走出了“出口加速、民企赶超、短腿变长”三招好棋。

     

        出口加速

     

        今年以来,面对外需不振、竞争加剧的复杂外部形势,江苏开放型经济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保持外经贸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增强内生动力,实现了在全国位次不后移、市场份额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的目标。

     

        从拼体力到搏智力,从拼成本到拼技术,依靠一大批高科技龙头企业的逆势增长,江苏外贸在危机中攀升。1月至4月,全省完成出口958.31亿美元,同比上升1.7%,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二。

     

        坚持经济国际化战略不动摇,在确保增量的基础上,抓调整、促转型,是今年江苏各地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从盈利模式、产业定位到利润结构、目标市场结构,细微的变化催生出不同于以往的发展之道。1月至4月,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40.3亿美元,同比增长54.6%;一般贸易进出口、出口分别增长2.1%、7.3%;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17.1%;新兴市场对非洲、拉美出口增幅均超过20%。

     

        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张二震教授说,压力能变为动力,江苏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乃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成为江苏从外贸大省变为外贸强省,从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的一个重要契机。

     

        民企赶超

     

        在出口加速的同时,江苏民营企业的实力也在稳步攀升。去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江苏民营经济保持了稳步攀升的态势。数据显示,2011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58万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53%,民营经济撑起了江苏“半壁江山”。

     

        “江苏民营经济能取得这样好的发展成果,很重要的原因是江苏更早地察觉到必须转变发展方式。”长期关注江苏本地民企发展的江苏省工商联主席李仁坦言,“转型是艰难的,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更为不易。江苏一批民营企业跳出粗放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闯出了‘就地升级’之路。”

     

        体量大、质量高的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江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李仁表示,“近年来,江苏民营经济中服务业的比重也在不断地增强,苏宁、宏图三胞、红星等商贸民企的崛起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数据显示,2010年,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为512.5亿元,占全省研发投入的61%,“十一五”以来,全省民营企业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年均增长70%以上。日前公布的《江苏省民营企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立民营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充分发挥对民营企业创业创新、转型升级的助推作用。”有了政府伸手扶持,江苏民营企业发展势头越发强劲。

     

        短腿变长

     

        如果说通过转型升级发展民营企业是一条产业路径,那么,苏北快速发展使“短腿”变长,就是江苏在区域发展路径上走出的一条新路。

     

        第一季度,苏北的增长成为江苏经济运行的亮点,苏北地区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3.1%,增幅比全省高3.3个百分点,而出口增长比全省高出12.5个百分点。

     

        为促进苏北崛起,拉长苏北发展“短板”,江苏推出了三大举措。行政区划改革便是其一。1996年,江苏新组建地级泰州市;将淮阴市北部4县划出,新组建宿迁市,不仅改变了原淮阴市行政区域过大的局面,而且苏北多了一个中心城市;原属淮阴市的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有利于港城将发展腹地伸向灌南,更好地发挥亚欧大陆桥头堡的作用。

     

        有了空间,江苏在2006年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推出第二项举措:南北挂钩、结对帮扶,探索南北共建园区。至2011年底,33家南北共建园区矗立在苏北大地。南北互派干部是江苏扶持苏北发展的第三项举措。2001年至2008年,苏南与苏北对口互派干部约700人次,如今在苏北的每个县都能看到苏南干部的身影。干部互派为苏北带来了新理念、新经验,曾经“绕着走”的投资项目也都奔着苏北来。

     

        三大举措使得苏北成为江苏的新兴发展极。“这两年对苏北的产业政策是采取跨越式产业发展的设计,而非‘亦步亦趋’的发展模式。”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叶克林说,苏北有别于苏南发展模式,主要在于苏北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变“输血”为“造血”,这一发展策略已经在苏北城市的经济数据中有所体现。2011年,盐城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新特产业实现应税销售1239亿元;淮安市已经形成11个年销售超10亿元的县域农业主导产业。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王娜娜

    图为江苏在保持外经贸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增强内生动力。资料照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