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10日 星期二

    贴近生活的理论才有生命力

    ——读《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10日   11 版)

        自2003年起中宣部连续组织编写“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具有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主题集中、直面问题、说理透彻、论据翔实、文风清新、图文并茂,一如既往地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好评。这说明:科学理论只有真正贴近群众生活实际、回应群众关注关切、满足群众理论需求,才能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为群众自觉地理解和接受,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发挥应有的作用。

        主题集中,贴近群众生活实际。对于一个篇幅相对不能太长的通俗理论读物来说,如何选择主题是门大学问,是很能体现编写水平的一项工作。本书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密切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遴选出了涵盖房地产、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八个主题。这些都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话题,党和国家政策决策重点解决的重要议题,也是多年来干部群众持续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尤为瞩目的热点难点问题。把这些主题集中在一起进行理论分析和解答,充分体现了在党的理论工作上的敏锐性和洞察力、理论使命感和责任感,这对于党的理论工作具有重要的典型示范意义。

        直面问题,回应群众关注关切。不回避现实,直面问题和困难,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一以贯之的优良写作传统。本书继承并进一步发扬了这个传统,充分展现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风范。比如对于“收入差距如何缩小”,并不回避近年来区域、行业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我国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总体上还未根本扭转这一问题,而是这一现实情况进行分析论述。实际上,多年来政治理论读物的写作经验告诉我们,群众的目光是最犀利的,只有把分析论述真正建立在对现实情况的真正揭示的基础之上,我们的理论工作才能真正有针对性,才能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述,才能从根本上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信服。

        说理透彻,满足群众理论需求。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解答重大现实问题,满足人们的理论需求,起到武装头脑、推动实践的重要作用,是党的理论工作的根本使命。而“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理论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程度,从根本上取决于理论阐释得彻底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对于读者来说,得出答案的推理过程与答案本身具有同等重要性。本书在理论分析和论述上,着力体现了彻底这一特点。比如“环境污染如何遏制”这一问题,围绕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破解突出环境问题、构建环保长效机制四个基本方面进行分析,既强调了根本的解决方法,又强调了治理突出的问题,还强调了长效机制的构建,构成了逻辑严密的系统化理论思考,凸显了理论的彻底性这一特点,从而使人读了之后,深感解渴,过瘾,收获很大。

        方法创新,便于群众理解接受。写作方法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有创新,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正如书名所揭示的那样,本书不是简单地告诉读者怎么看,而是引导读者用辩证的方法看,全面、客观、公正地看;不是简单地告诉读者怎么办,而是让读者认识到,我们要用务实、理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就从根本上摆脱了政治理论读物常有的那种“说教”、“灌输”姿态,而把以平等的态度、探讨的口气,与读者一起看问题,出主意,想办法,谋思路,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便于广大干部群众理解接受,体现了高明的理论工作方法和艺术。(执笔:洪向华 黄相怀)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