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党的十七大报告
2009年以来,四川省绵阳市把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发展的治本之策,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整体联动,把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社会环境保障。
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组织
在绵阳市游仙区行政办公区,区大调解协调中心占据了办公楼的一层。129名调解员轮流值班,全天候调解处理群众的矛盾纠纷。
游仙区大调解中心不仅现场解决群众的矛盾纠纷,还对群众的矛盾纠纷进行及时分流。在游仙区,现已在乡镇建立25个调解中心,村、社区及区级各部门全面建立调解室,在居民小组还设立了调解工作站。实现了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组织。群众还可以挑选、预约调解员。
游仙区大调解网络仅是绵阳市大调解工作的缩影。从2009年开始,绵阳市便着手建立大调解工作体系,将原来单打独斗、相互脱节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整合起来,设立统一的指挥协调中心,从单向调解转变为联动调解。
绵阳市大调解工作将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作为总责任人,实行考核结果与干部年度考核、报酬奖惩挂钩制度。在县市区、乡镇和村社区建立大调解机构3级平台,县级的大调解协调中心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指挥协调中心、情报信息中心、分流处置中心和困难矛盾联动调处中心,而村和社区及企事业单位的调解建设则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信息站、矛盾纠纷化解站、群众服务工作站和“大调解”宣传站,把调解工作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建立广泛的调解机构,调解员从哪里来?绵阳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等在调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同时聘请负责任、懂政策、覆盖各行业的相关专业人士作为调解员,全市4万多名各类调解员成为社会稳定的有力支持者。
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吴成兴是绵阳市新桥镇的调解员,他每天都奔忙在路上,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就是他的调解场所。从开展大调解工作以来,吴成兴参与调解的矛盾纠纷有好几百起,他把调解经验归结为用情、用心,就能取得当事各方的支持和信任。
前不久,东华村村民找到吴成兴,请他调解与颜某的纠纷。颜某是收购废品的个体户,与村里签订了5年的场地租用合同,因废品有污染,群众反映强烈。但颜某也有委屈,合同未到期搬迁有损失。双方由此僵持不下。吴成兴介入后,依据相关法规,历经一个多月,最后达成村里给予颜某适当的补偿,废品收购站搬离东华村的协议,纠纷圆满解决。
村民的纠纷到吴成兴处调解是绵阳市大调解工作的第二道防线。绵阳规定,群众的纠纷可在社区、村组先进行3次调解,调解不成功的再到乡镇和街道调解中心调解3次,如果矛盾纠纷还未解决则可在县市区的大调解协调中心进行3次调解。“三三制”的建立,实现了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也确保了矛盾纠纷有充足的机会进行调解。
绵阳市政法委工作人员介绍,绵阳还建立起流动调解网络,将各类矛盾排解在萌芽状态。同时,针对农村外出务工多的情况,探索推行农户联户代表制度,每10至15户推举1户联合代表,代表留守村民处理日常事物、参与村社管理,构建富有实效的交流沟通和矛盾化解机制;大调解协调中心定期对疑难的矛盾纠纷进行“会诊”,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对接和联动,为群众提供了便利。通过建立大调解机制,绵阳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和社区,大事不出乡及街道,矛盾不上交”,一批批“钉子案”、“骨头案”得到化解。
大调解促作风转变 凝聚了发展力量
绵阳市涪城区绵州社区主任王汝萍走到社区的任何一个角落,居民都会主动打招呼并提供社情民意。
王汝萍说,社区之变始于大调解。她刚赴任时,群众要求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消除辖区内一家屠宰场的噪音和污染。王汝萍联系了多个部门,通过调解促成了屠宰场搬迁,由此改变了社区群众对干部的看法。
绵阳不仅把大调解作为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手段,还把大调解作为改变干部作风、凝聚发展力量的动力。
在绵阳,万名干部坚持“灾情最重的乡村必去、区位最偏远的乡村必去、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必去、问题矛盾最多的地方必去、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必去。”到基层听民声,在一线解民忧,通过大调解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将矛盾化小、化了。
过去,绵阳一年各级大调解机构接触矛盾纠纷的数量在两万件以上。而今年前5个月,全市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516件,调解成功率在90%以上。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排查矛盾纠纷数量下降36.8%,新收案件增幅和涉诉信访案件数量均明显下降,大调解调顺了民心,调出了和谐,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保障。
本报记者 李晓东
(更多内容见4版《大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