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不仅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必需,也是意识形态领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响应时代召唤、履行崇高职责的必然要求。
第一,搞好“走转改”,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需要。现在的理论工作者,往往书本知识比较多,但缺少“唯有源头活水来”的实践。事实上,在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往往在普通百姓那里早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为,普通百姓的利益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思想理论判断最清楚。在理论界组织开展“走转改”,就是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亲身感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感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巨大进步,同时看到各领域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充分认识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历史必然性,在实践中学到生动活泼的马克思主义,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
第二,搞好“走转改”,是站稳人民立场、履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指出:“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首要的问题就是解决立场问题,而组织开展“走转改”活动,就是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强化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摆正同群众的关系,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个人、少数人立场上建言立论。心里没有群众,做不到学术研究的大视野、大眼光、大成就。
第三、搞好“走转改”,是深入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多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精品力作的需要。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公共信息体系的日趋成熟,极大拓宽了科研人员了解社会的渠道,加快了科研创新的步伐。但是,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资料采集和写作手段多么先进便利,都代替不了亲身感知和直接体验。基层一线蕴藏着最鲜活、最丰富的智慧资源,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根在基层、源在群众,要真正了解社情民意,真正认清人类社会发展大势,走进基层、深入基层是最好的办法、最佳的途径。
第四,搞好“走转改”,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现在的学者队伍呈现学历高、素质高、层次高的特点。群众最有智慧,实践才出真知。历史上堪称思想大家和学术大师的人,往往是深入基层的楷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迫切需要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把基层当作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把人民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在向实践、向群众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层实际结合起来,将科研活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