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06日 星期五

    民族文艺的“全家福”

    ——写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闭幕之际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06日   07 版)
    7月4日,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演员在表演舞剧《花儿》第一幕《花儿俊了》。新华社记者 李京摄

        7月6日,历时一个月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落下帷幕。

     

        蒙古族长调、侗族大歌、藏族藏戏、宁夏花儿……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2300余名民族文艺工作者,用曼妙圆润的歌声、欢快奔放的舞蹈为首都观众奉上了41台剧目、92场精彩演出,全面展示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成果,表达了少数民族儿女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情。

     

        形式多样首次实现“全家福”

     

        6月7日晚,由老舍先生自传体小说改编的北京曲剧《正红旗下》在长安大戏院上演,由此拉开了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大幕。

     

        与前三届相比,本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形式多样,首次实现了“全家福”——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36个代表团的41台剧(节)目轮番上演,各个民族都有演员参加,集中展示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

     

        在演出形式上,参演剧目既有综艺晚会、歌舞晚会、舞剧、歌舞诗、交响音乐会等音舞类剧目,又有藏戏、畲族山歌戏、歌剧、歌舞剧、音乐剧、杂技剧、京剧、曲剧、晋剧、豫剧、吕剧、黄梅戏等戏剧类剧目。

     

        尽管演出形式、题材不尽相同,但每一台剧目都通过最具本民族特色的艺术语言展示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气象:内蒙古的舞剧《草原记忆》,取材于上世纪60年代“三千孤儿”的真实故事,表现了我国各民族相依互助、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河北的《香妃与乾隆》、重庆的《钓鱼城》、山西的《傅山进京》、陕西的《大唐赋》虽然展示的时代内涵不同,却都表现了民族团结的不同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宁夏的《月上贺兰》,生动地表现了回族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宁夏地域风情……

     

        “这些作品生动反映了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推动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各代表团深入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深刻内涵和宝贵价值,将热爱祖国、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等‘大主题’转化为‘小故事’,充分发挥了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作用。”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深有感触地说。

     

        新人新作源自基层回归基层

     

        本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没有请明星大腕,甚至连主持人也普普通通。“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把更多机会让给新人,多出新作、培养新人。”国家民委文宣司司长武翠英告诉记者。

     

        舞蹈诗《黎族故事》、歌舞诗剧《呼伦贝尔大雪原》、歌剧《钓鱼城》、藏戏《金色家园》、山歌戏《七彩畲乡》、歌舞剧《天府吉祥》等一系列参演剧目均为原创性作品,充分展现出近年来少数民族文艺创作的活力。

     

        而《魅力西藏》、《大美新疆》等作品的创作人员和表演者都是十分年轻的艺术家。这些年轻人的登台,让人感受到新一批藏族、维吾尔族文艺人才的迅速成长。不少年轻艺术家已逐渐成为这个时代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领军人物。

     

        “本届会演不少参演剧目都是由少数民族本土的、基层的文艺工作者担纲创制,民族特色浓郁,地域特色鲜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参演单位中来自地、州、盟一级文艺院团占了相当比例。”武翠英说。据介绍,安徽的黄梅戏《留花不开盼哥回》、浙江的歌舞剧《千年山哈》,均来自县级文艺团体。而《千年山哈》的演员,除了几个领舞外,其他都是来自民间的业余文艺爱好者。

     

        从基层来,还需要回到基层去。本届文艺会演的92场演出中,有7场走出了剧院,来到普通百姓身边。

     

        “太精彩了,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好看的演出。”6月11日下午,来自内蒙古的原创民族歌舞《呼伦贝尔大雪原》在怀柔区滨湖公园景观剧场上演,为现场千余观众献上了一场民族风情浓郁的精彩演出。台下各族群众掌声不断,气氛热烈。

     

        这是文艺会演期间基层群众共享民族文艺盛宴的场景之一。内蒙古、湖北、吉林、贵州、四川、西藏、新疆等7个省区代表团将精彩的节目送到了怀柔、大兴、通州、中国航天运载火箭研究院、武警北京总队第十六支队、牛街和北京大学等基层单位,普通百姓在家门口领略了少数民族文艺的魅力。

     

        民族文化在艺术创新中不断传承

     

        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一样都存在传承与创新的矛盾问题,如何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本届文艺会演的很多作品,在大胆创新的同时,又巧妙地将各自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其中,完美地实现了用艺术作品传承民族文化,用民族文化彰显作品魅力的目的。”武翠英说。

     

        对于各族传统文化的重视,让本次会演中的许多剧目获得了盎然的生机。很多民族在各自的“非遗”项目上找寻艺术契机,从而取得了不俗的舞台效果。

     

        在湖南代表团的《五彩湘韵》晚会中,当年届七旬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田隆信等人生龙活虎地打起土家族的传统打击乐——“打溜子”时,独特的演奏形式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源自传统的巨大震撼。

     

        此外,新疆的十二木卡姆、西藏的藏戏说唱、吉林延边的伽倻琴弹唱、内蒙古的呼麦,以及各地数不胜数的传统艺术英华,都在本届会演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这表明各族文艺工作者们珍视传统、爱护传统,善于在传统艺术土壤中提取出能在当代社会中继续绽放光华的优质基因,让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延续。”武翠英表示。

     

        当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缓缓拉上帷幕之际,在人们的心中,这场由各族文艺工作者共同缔造的民族文艺盛会将永不落幕。璀璨、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将在各族群众的不懈努力下,不断传承、发扬光大。

     

        (本报北京7月5日电     本报记者 殷 泓 韩业庭 )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