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02日 星期一

    随 笔

    高科技产品别高在价格

    文斐 《 光明日报 》( 2012年07月02日   13 版)
    2012年全国科技周一景。杨慧峰 摄

        防菌节水的纳米节水阀、能被人体吸收的纱布、餐厨垃圾微生物处理机、会“呼吸”的花盆、阳台蔬菜、能自由拆分组合的运动鞋、太阳能景观坐凳、磁悬浮洗手盆……

        逛今年的全国科技周北京主场馆,一件件新奇好玩又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高科技展品让人目不暇接。这些展品突出了今年科技周“科技与生活同行”的特色,她们大多已生产出成熟的产品,工作人员介绍,现场促销的价格比市场价格要便宜。

        然而笔者发现,许多产品却是“叫好不叫座”,大部分展台前,看的人多,真正掏腰包的少。现场卖得最火的,只是28元一个的防菌节水纳米节水阀。

        看来,有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高科技产品,光有了人气,却没接上市场的“地气”。

        细细一琢磨,其实很容易想明白:问题就出在价格上。比如,能被人体吸收的纱布,止血功能远胜过一般的创口贴,但每片要卖10元钱。工作人员说,这种产品的原料,是北京纺织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水溶性纤维素醚化衍生物止血材料”,科技含量高,所以价格比较贵。这种高科技产品在国内卖不动,只能出口到国外,走国际市场。还有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北京某高新技术公司研制的餐厨垃圾微生物处理机,虽然能实现厨房垃圾自动化处理,但价格卖到了30万元一套。笔者了解到,不要说普通家庭难以使用,就是清华大学自己的食堂,也没使用这种高科技设备。而国外市场上畅销的家庭餐厨垃圾处理装置,不过几百美元。

        当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科技,成为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共识。而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首先应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逐年增加。但和大量研发端的投入相比,产出却并不十分理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研究与生产脱节,生产出来的东西价格太高,没人买,接不上市场的“地气”。

        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企业的生产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否则生产出来的东西没人要或者没人买得起,也只能是“养在深闺人不知”,最终产品滞销,企业关张。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最终的目标是生产出市场认可的终端产品。所以,企业的科技创新也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即便是高科技产品,想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也要接市场的“地气”,其中最重要的是接价格这个“地气”,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市场最敏感的信号,就是价格,不管什么产品,物美价廉才会受到普通老百姓的青睐。也就是说,科学生产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是生产出百姓“用得上,买得起”的东西。企业的科技创新瞄准了这一点,才能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