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金叶坪乡,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升腾着红色的气息,这气息从脚尖直抵心脏,让我每走一步,都感受到一分神圣。
黄沙村有8个自然村,其中,华屋自然村是典型的“红色村”。
在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华屋80%以上的青壮年参军参战,如今在华屋119户人家,光烈属就有42户。然而,这个出了名的“红色村”,也是出了名的“贫穷村”。
来到华屋,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整片高低错落的土坯房。由于地域限制,丘陵地区多,再加上村民文化水平低,只能靠天吃饭的华屋村民日子贫穷得令人心酸。在这个小小的自然村,低保对象达11户21人,低保边缘户16户64人,贫困户32户116人。
虽然并没有致富,但这几年村民还是感受到了变化。今年2月,一台彩色电视机搬进了胡冬娣家的前厅,而这源于“三送”干部的到来。瑞金市卫生局副局长、“三送”干部袁志平说,走访中他发现华屋村民缺乏文化生活,就在这里设了一个文化活动中心,虽然说不上文化活动是怎么回事儿,但能在家里看到彩色电视,让胡冬娣很惊喜,她逢人就夸,“上面来的干部实在!”
村民们的惊喜不只这些。村民们经常时不时到正在施工的卫生所工地上看看,让村里的孤寡老人能在家门口看病,实在是一件天大的好事……面对百姓的夸赞,袁志平显得很腼腆,“我们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儿,但我们的能力实在有限,要让华屋真正脱贫致富,需要国家在政策、资金方面有更多的扶持,还要对村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本领,我们要朝着这些方向努力,让老区的群众实实在在富起来,也算是对得起牺牲的烈士们。”
干部心里是对群众的挂念,而村民心里又全是对政府的理解,“记者同志,讲掏心窝子的话,这山旮旯里穷了祖祖辈辈,要一下子富起来,难不难?难!但是我们有信心,我们相信党和政府会带领我们走出贫穷,我们华屋不会永远穷下去!”华崇祁的眼光里,我仿佛看到了在政府的关怀下华屋红红火火的未来。(本报记者 郑晋鸣)
记者感言
6月29日开始,在赣州龙南县渡江镇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如果不是亲手采桑叶,我们很难知道大片美如仙境的桑叶林竟让我们汗如雨下的皮肤粘刺难忍;如果不是在又累又渴的劳动后,喝上一碗同村大婶递上的线粉,我们就不能理解为何当地人如此迷恋这道外表拙朴的小吃;如果不是亲眼看农民用山歌尽情表达喜怒哀乐,我们断然不会喜欢上这门形式简单原始的艺术。走转改,满腔热情地走,虔诚认真地走,深入到位地走,是转作风改文风的基本前提。
——董山峰
银丝线,黄金叶,江西会昌人骄傲的这样比喻米粉和烟叶。会昌是当年中央苏区的全红县,24万人口就有近4万人参加红军,有名有姓的烈士7704人。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和牺牲的会昌今天加快了米粉、烟叶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我懂得,这是希望让红土地上的老区人生活得更加富裕。会昌,我为你祝福。
——赵洪波
“是不是当年的知青又回来了?”刚到赣州信丰县这个美丽的脐橙之乡,就迎来了江西老表热切的目光和意想不到的问候。尽管在交谈时,一再强调此行是来学习的,但我还是感受到了老区人民对待红军对待知青的那种热情:从长岗客乡橙园老表手把手教我修枝,到西牛镇老屋场村老营塘群众用放鞭炮的方式欢迎我们的到来,我收获了太多的感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怎样才能把这种感动传给更多的人呢?
——郝魁府
和乡亲们在一起,砍柴,烧火,做饭……我们走到了百姓中间,做他们的朋友,做他们的亲人,做他们的学生。这片红色故土,用朴素的感情滋养着我们,教我们怎样做事,教我们怎样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记者。
——彭景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