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29日 星期五

    梅花兰花长大了

    何镇邦 (北京)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29日   16 版)

        梅花和兰花是一双中美混血的双胞胎姐妹。姐姐梅花,美国名字叫莱丽克·彼德森,妹妹兰花,美国名字叫达丽娅·彼德森。“梅花”和“兰花”是妈妈苏珊为她们的姥爷、姥姥和中国朋友们叫起来方便而取的名字,也可以说是昵称或小名。这是一双十分漂亮可爱的双胞胎少女,她们的母亲王苏珊是从中国辽宁沈阳到美国留学、打工的,而她们的父亲彼德森则是欧洲移民的后裔。

        我们最初是在2007年至2008年秋冬之际访美时,在洛杉矶认识彼德森一家的。那时候,梅花和兰花还只是小学刚毕业才考进初中一年级的儿童,11岁,天真,活泼。当苏珊从她远在沈阳的父亲王教授那里得知我正在美国访问时,千方百计找到了我,并带来了梅花和兰花写的中国游记的中译本,约5万余言。我读后颇感惊诧,两个刚过10岁的孩子,竟能写出如此优美而又视角独特的文字。于是在2008年1月7日,我应约与夫人一起造访了双胞胎姐妹的家。那是位于好莱坞附近半山上,依山而建,有着十几级台阶的漂亮而独特的房子。虽是第一次见面,但我们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愉快的下午。热情的彼德森先生请我们吃了一顿可口的意大利晚餐。聊天时,当得知我夫人没有生养孩子时,梅花、兰花这对善良的姐妹主动要求做她的干女儿。可有趣的是,她们一边叫着我夫人为“干妈”,一边依旧称我为“爷爷”,大概是看我头发花白的缘故。

        那次从洛杉矶返回北京后,我们一直同苏珊一家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通电话、发邮件。前年,梅花、兰花把她们童年时代的作品汇集成册,寄给我,采用的是中文、英文对照的排版模式,取名为《十年花语》,并诚挚地邀请我为这部将要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稿撰写短序,我欣然“从命”了。

        2011年11月,我第三次访美。当在美国驻华使馆获得签证后,就把这个好消息通过穿过太平洋电缆的电波告诉给苏珊。双胞胎姐妹得知后高兴得又蹦又跳,并让她们的母亲转告我,这一次再见面时一定要给我一个美国式的拥抱,以答谢我一直以来对她们的关注与鼓励。这样一来,我对这次美国之行更加充满了期待。

        12月28日,我抵达洛城4天后,梅花、兰花在她们母亲苏珊的带领下,迫不及待地驱车几十公里,到我下榻的阿凯迪亚的外甥女家看我。两个当年的小姑娘长大了,长成了美丽的少女,亭亭玉立,彬彬有礼。按照约定热情地拥抱了我之后,便也改口叫我“干爸”。苏珊坚持请我在饭馆里吃了一顿午餐,然后她们娘儿仨又陪我游览了有名的汉庭顿图书馆的非洲花园、日本花园和中国花园。在高达28℃的气温下,我尽情享受着加州的灿烂阳光和淳厚的友情。

        过了几天,就是2012年元旦。梅花、兰花在发给我的元旦贺信中,报告了她们在2011年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首先是在12月,她们参加了一个由美国华人商会主办、中国国务院侨办、云南省侨办、云南省旅游局等单位协办的“中国历史文化常识比赛”,有上千名华人少年儿童参赛。在大赛中,梅花脱颖而出,一举夺冠,获得2012年7月到云南西双版纳免费旅游的机会;兰花则由于关于“泼水节”的问题没有答出而屈居第13名,当然这成绩也很不错了!

        余者是:她们于11月参加了百人腰鼓队在好莱坞举行的87届迎圣诞大游行;参加了由《中国日报》与《台湾时报》举办的选美并被选为第一名。10月,收到了奥巴马总统签署的优秀学生奖状;参加了帕萨迪纳举办的通过音乐实现和平的大型音乐会,取得骄人的成绩。9月,姐妹升入高中二年级后,双双进入网球队,并成为种子选手。8月,参加了国际少年音乐节,梅花获得了钢琴第一名。7月,参加了加州西南区的青少年艺术节钢琴比赛,姐妹俩的四手联弹喜获第二名,梅花还单独获得贝多芬钢琴协奏曲第二名;《华人杂志》隆重推介了姐妹合著的《十年花语》一书……

        真是喜讯连连,喜不胜收。梅花、兰花不仅长大了,也真的出息了!姐妹俩向我表示,长大后要成为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梅花想要成为美利坚合众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使,兰花则想要成为哈佛大学的汉学教授。我当然要祝福她们取得成功,但愿这美好的愿望能一一实现!我还笑着说: 等梅花到北京履职时,我和干妈就搬到三元桥外的美国大使馆陪你吧!

        在离开洛杉矶返京的前几天,我特地抽出时间回访梅花和兰花家,又一次受到热情友好的接待。彼德森先生坚持说我4年才到他家一次,一定要隆重宴请我。于是选择了一家法式餐馆,请我享用了一顿烛光晚宴的法式大餐。在夜色中,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两位叫我“干爸”的美丽少女,并在心里说:欢迎你们尽早到中国,我在北京等你们!

        (作者为著名评论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