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本报头版头条以《他们是值得信任和期许的群体》为题刊发了上海交通大学2012届本科毕业班全体辅导员的一封信,并配发本报评论员文章《欢迎首届“90后”大学生走向社会》。29日,记者来到上海交通大学,探寻这封信背后一个又一个发生在交大“90后”年轻人身上的青春故事,捕捉交大辅导员与同学们朝夕相处四年后的真挚情感。
勇于担当的责任人生
2009年9月8日,上海交大光明体育场上,08级军训阅兵式正式开始。30个英姿勃发的年轻人迈着整齐而有力的步伐,护送一面鲜艳的国旗通过主席台。看台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所有的观众为他们的雄壮气势和惊艳表现所折服。由此,这个由交大第一届“90后”学生自发组建的团队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光荣与传承。此后,交通大学历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大会都会看到他们矫健的身影。而在他们身上展现出的中国大学生气质与国旗交相辉映,感染了每一个交大人。
“90后”交大学子身上有着对国家、对人民最深切的爱。
在化学化工学院,有一名毕业在即的新疆女生,她即将再一次选择远行,离开这个生活了4年并深深热爱的学校回到家乡,奔赴到祖国西部建功立业,完成心中的那份梦想。这位来自美丽的新疆喀什的姑娘,有一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心中开满花儿”——米日姑·亚森。她说:“我不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不会忘记我是谁,不管前方的路是更精彩还是更残酷,我都无畏向前。为梦想而远行,无所畏惧!”
在交大“90后”学子身上,责任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人生。
曾经的“抗震救灾优秀学生”,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08级学生任秋明,正作为一名战士守护着国家,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心中炽热的感恩与责任。
这个看上去稚气未脱,腼腆羞涩的大男孩,内心却蕴含着巨大的勇气。在机动学院,任秋明选择的是核能专业,他觉得核能的研究和开发对中国的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虽然课业繁重,但他仍然不忘关注世界,开阔自己的视野。
“第一次看到‘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就很有共鸣。”任秋明说,“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两个字息息相关。大学生理应多关注和接触社会,这样既为今后踏入社会打下基础,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敢于创新的激情梦想
“我觉得现在的架构太臃肿不能更好地满足我们的需求。”
“但是,这是一个成熟的构架,已经能够支撑网站的运转。”
“可这对长远没有好处,用PHP来架构,肯定是更合理的。”
“团队里没有人会。”
“不会我们可以马上学。”
这是“同去网”团队技术讨论会上的一段对话。“90后”的交大学子有创意,有想法,更为难得的是,他们还体现了一种“做成文化”。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同去网”团队里的“90后”骨干们通过自学,熟练掌握了PHP语言,并以此创建了更为合理、高效的架构,为网站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去网”是交大学生团队创建的一个信息综合发布类网站。来自数学系的陈婧姝等同学,有感于大量校园活动信息分散,通常要通过宣传栏、横幅、海报、BBS等获取信息,十分不便,就萌生了开发学生活动信息综合发布平台的想法。网站上线一个多月,累计访问量已超过50万人次。网站建设运行过程中,很多创新性的观念、突破性的构想经常由团队内的“90后”成员提出,而最终往往都为网站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创新是交大“90后”学子身上最光彩照人的特质,而对激情和梦想的坚持更成就了这种特质的充分发挥。
2011年10月19日晚,喜讯从大连理工大学传来,08级材料学院臧浠凝以《利用结构可控的蛾翅鳞片制备微型光子器件的研究》项目一举夺得第12届“挑战杯”能源化工组的特等奖。
早在大一上学期,臧浠凝便早早地走进实验室,走向自己早已向往的科研道路。为了在实验室里寻找到自己追寻的方向,她把课余时间全部投入到实验室的工作中,甚至寒暑不休。从大学入学到如今三年多的时间里,她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当你选择了一项事业的时候,总是需要放弃一些东西。”回首一路走来,这个大四女孩的眼神坚毅而笃定:“梦想的路上可能因为荆棘遍布而动摇,但是只要认清自己的选择,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就能坚定地走下去。对于牺牲和付出,没有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
充满校园的爱心公益
成立于2010年3月的“雷锋学社”是个年轻的社团,最初源于08级机动学院的夏明伟和伙伴们的公益梦想,从几个人组织社团,发展至今已有八十余名成员,“雷锋学社”已经渐渐为交大人所熟知,他们倡导大家从身边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帮助他人,如帮老师擦黑板,随手关灯、关电扇、水龙头,随手转发公益微博,拾金不昧,自愿将勤工助学收入1%用于感恩助人,卖废品募捐。日行一善,随手公益,每天2分钟好事,每天都在学雷锋,弘扬雷锋精神。
爱心活动一直都活跃在交大的校园里,雷锋学社只是其中的一个。
在交大闵行校区的子矜街,坐落着被交大人熟知的“绿色爱心屋”。“绿色爱心屋”是交大学生团队自主开发的一套慈善捐助和公益服务平台,强调“绿色校园、低碳生活”理念,以捐赠物品和投身公益获得“爱心币”的形式,鼓励校内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慈善捐赠、物品循环和公益服务。
毕业季,爱心屋发起了“毕业生爱心离校捐赠活动”,凝聚了08级“90后”毕业生爱心的3000多件衣物将通过清洗送给贫困地区的人们,5000多册图书将在校内外进行长期的“漂流”,1000多辆自行车将维修后送给家境困难的新生。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每年都为刚入学的新生上第一课“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采访中,马德秀告诉记者:“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化实践创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广阔的舞台。四年来,我们陪伴和见证了这批同学的成长、成熟。在毕业典礼上,我们能从每位同学脸上,看到属于“90后”的朝气和自信;从他们的毕业选择中,更能深切感受到这批同学的使命和担当。作为师长,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未来,国家和社会也一定能以他们为荣!”
面对即将毕业的2008级同学,老师们感慨颇多。08年级组长杨艳春老师告诉记者,作为和这群年轻人建立深厚情谊的老师,在他们离开母校之际,充满了不舍和期待。从他们身上,我们也感悟和收获良多。未来,他们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他们需要选择,选择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选择过一种怎样的生活。(本报通讯员 杜 欣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