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28日 星期四

    到中国馆看《海歌》吧

    ———写在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馆日之际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28日   08 版)
    图为5月14日,在韩国丽水世博会,以“人海相依”为主题的中国馆的外墙上设计为蓝色的民俗画,吸引了大量参观者排队参观。 新华社发

        6月29日是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馆日。

     

        说起世博会,人们忘不了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的那些亮点:会动的清明上河图令人“惊艳”,几尊罕见的古代珍品堪称“镇馆之宝”。那么,这次在韩国丽水举办的非注册类世博会上,中国馆又有何看点?

     

        中国馆是韩国丽水世博会面积最大的外国场馆。颇具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的渔民画、青花瓷色彩韵味的外观,以及欢快跳跃的吉祥物海豚精灵……引导四海宾朋进入1241平方米的中国馆,感知一次东方大国的海洋文化,品读中国的“人海相依”。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具有典型的中国符号,也作为贯穿中国馆的线索,出现在海之波展区、海之源展区、海之恋展区三大展区。

     

        海之波展示区的海豚活力剧场是中国馆的核心展项,设计独具匠心,由两个影院和位于影院中心的表演舞台组成一个双面剧场,中国馆主题影片《海歌》在此上映。

     

        《海歌》的总导演崔雪峰告诉记者,影片以中华白海豚为故事纽带,讲述了一个中国小女孩与白海豚之间友爱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人民与海洋相互依存,人海共生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令人奇怪的是,短短八分钟的主题影片,没有像上海世博会的宣传影片中那样写实直观,而是非常规地采用动画虚拟的方式,以一个唯美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中国人民与海洋相互依存,人海共生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诠释本次世博会“生机勃勃的海洋与海岸”的主题。

     

        为什么要用动漫的形式在韩国的动漫强手前亮剑?

     

        崔雪峰说自己的底气来源于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来源于无所不在的东方美。他最初的灵感来源于青花和蜡染,随后又融入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多种元素和色彩,有杨柳青年画、敦煌壁画、惠安女的服饰、绿眉毛船,还有渔民和航海人的守护神天后和妈祖……他说,也许拼技术,中国动画拼不过欧美日韩,但他自信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为核心,中国动画从传统中国文化中吸取养料,集合自然蕴含在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东方美,把这些本民族的东西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就能带给观众一种心灵审美。

     

        崔雪峰记得他去浙江象山采风时,当地开渔节的表演令他感动。渔民发自内心的歌舞,脸上写着对大海的尊重和敬畏,身心与自然融合,这也是现在中国发展中最需要深思和借鉴的。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在世界第一方阵,我们制作的作品也应有第一流的思想和水准。”负责制作《海歌》的中影集团希望这部短片能够承载更深厚的内容。中影集团公司董事雷振宇说,《海歌》通过超现实的表现手法,通过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段推动剧情发展,融入了中国的海洋文化、海洋科技发展、海洋价值观等诸多元素。片子虽短,但也有情节跌宕,短片中并没有回避“不和谐”的内容,以“和谐-不和谐-再和谐”为线索,描述了海水被污染、环境被破坏的状况,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通过人们的觉醒和科技的力量,又走向和谐。中国现在的发展状况又何尝不是如此?

     

        当不少观众在中国馆凝心静气地看完《海歌》短片后,评价说“还不错”,因为《海歌》这部短短的影片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内心——体会到了中国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看了《海歌》再看“海之源”和“海之恋”展示区的展览,把中国人和谐发展的理念又写实了:海之源展厅通过中华白海豚球幕影像互动装置和海洋环境暨生态保护二大展项,讲述中国在海洋和海岸开发与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功经验;海之恋展厅则通过蛟龙号深海探测展墙、“南极冰芯”装置,与南极科考站对话三个展项,重点讲述我国面向未来的海洋科技发展成就和海洋开发理念……

     

        看了《海歌》和中国馆的展览,人们会强化这样的信息: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使中国成为海岸线长度最长的国家之一,2011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9.7%,虽然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农耕大国,但海洋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看了《海歌》和中国馆的展览,再带回一个中国馆的海豚造型图徽,中国人对海洋的理解都凝结其中——蓝色代表海洋、黄色代表陆地、绿色代表自然万物、红色代表人类,海豚在海洋中追逐嬉戏,形成一个圆圈,表示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彼此关联和相互作用,强调了保持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也巧妙传达了人海相依、共生天下的主题理念。(本报记者 张玉玲)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