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实:在厦门海关去年以来查获的6起旅客携毒走私进境案中,犯罪嫌疑人100%为中国籍女性。此外,在该关查获的邮递毒品进境案中,收件人也出现了中国籍年轻女性,且在她们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以非洲籍犯罪嫌疑人为主的毒品走私犯罪集团的影子。这些年轻女性,或因与不法外籍男子谈恋爱而为“爱”携毒,或受金钱的诱惑铤而走险,或根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卷入毒品走私。
为爱携毒,天使也疯狂
厦门海关近日公布的“2·27”毒品走私案就是一个年轻女孩为爱携毒的惨痛案子。
2012年2月27日21点,一架由吉隆坡飞来的航班MF858降落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一位身穿粉红色线衣、形色匆匆的俊俏女子进入厦门海关关员的视线。在经过海关通道时,旅检关员向她示意行李需进行X光机查验。她的单肩包经过X光机时,海关关员发现了里面的异常,经过一番仔细检查和小心翼翼的“解剖”,这个经过层层伪装的单肩包果然现出“原形”——在包的底部和侧边,海关关员一共搜出4个袋子,都用胶带和狗皮膏药状的硬塑料进行了严密包装,而里面装的是毒品海洛因,净重898.7克。
经审讯,这位名叫小何的女子原先是一名幼儿园老师。2011年春节前夕在厦门偶遇了非洲籍男子Link。之后,小何认识了Link的朋友Stanly,并与其发展成了男女朋友。而后小何辞掉了幼教工作,来到厦门与Stanly一起生活。与Stanly认识后,Stanly几次出钱让小何出国旅游,据她说,只有这次帮忙带了“样品”,没想到一从厦门机场进境就被抓了。
“摇一摇”,竟摇入毒品走私圈套
今年年初的一天,在厦门某媒体运营公司上班的女孩小张在厦门莲花庐山大酒店一带逛街,她拿起手机玩起了微信的“摇一摇”。“嗨!”没过一会儿,有个人主动通过微信跟她打招呼。俩人一来二去聊了起来。就这样,小张认识了喀麦隆籍男子Tepon。但是,让小张万万想不到的是,微信的这一摇,竟把自己“摇”入了毒品走私犯罪集团的圈套。
4月11日,厦门海关驻邮局办事处在对一个由印度寄至厦门的邮件进行查验时,发现邮件中有十包咖啡因混合物,净重253.8克。而邮件的收件人就是小张。根据小张提供的线索,缉私民警抓获了Tepon。原来,Tepon受一名自称“Chuks”的尼日利亚籍男子雇用,需要接收一个从印度寄至厦门且内藏有毒品的邮包。为避免暴露自己,Tepon称自己没有固定地址,不方便收邮包,让不知情的小张帮签收,准备待小张收到该邮包后,找其收取,并最终将该邮包转交给“Chuks”。
据厦门海关缉私办案民警介绍,贩毒集团在通过邮寄进境方式走私毒品时,往往会选择不知情的人代收邮包,再让其转交给真正的毒贩。而随着微信这一新兴社交工具的火热,其便利性、随机性的特征也被贩毒集团一眼看中。
警惕,不要成为毒品链上的“骡子”
据海关缉私人员介绍,近年来,为逃避打击,走私贩毒团伙的花样和手法在不断变化翻新。走私集团内部有着明确的分工,一部分人负责在境外组织毒品货源;另一部分人则在国内以各种方式发展下线,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认识中国籍女性,以感情或金钱投资骗取信任,然后利用这些中国女性通过行李夹藏走私毒品或帮忙接收藏毒邮包,团伙成员则躲在暗处。
总结厦门海关查获的一起起国内女性涉毒案件,不难看出,毒品走私犯罪集团已将黑手伸向了她们。在该关查获的“2·27”毒品走私案中,犯罪嫌疑人的手机内保存了上百名中国籍女子的联系方式,轮番以亲昵、暧昧的手段保持联系,以供其调遣、使用。
有关专家指出,海关查获的这一个个年轻女性走私毒品案例,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震惊的瞬间,更是痛定思痛的反思:女性在面对金钱的诱惑时要有起码的底线,在面对来自于网络、尤其是涉外的“爱情”时要有清醒的理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友情”时要有冷静的判断与合理的防范。否则,极容易成为毒品交易链上的“骡子”,毁掉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本报记者 张 翼 本报通讯员 崔 昊 刘 频 本报北京6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