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高校的服务保障工作到底该如何开展?这是近几年全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在研讨的一大课题。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以亲情服务为宗旨,创出了“六题九问思维理念”、“三大管理模式”、“四级服务体系”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服务保障新模式。有关专家称,海都学院的这一新模式,拉近了学校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大大提升了在校大学生的幸福指数,值得其他高校借鉴。
“六题九问”
——换位思考固责任
在海都学院,每个职能部门的办公室里都悬挂着一块刊板,上面写有九个醒目的问题,这也是学院大力倡导的“六题九问”思维理念:即(1)在对待学生诉求问题上,要问:如果这是自家的孩子应该怎样去处理?(2)在财务开支问题上,要问:如果是花自己的钱,这个钱应该怎么花?(3)在招聘员工问题上,要问:如果是用自己的钱雇人,这个岗位应该雇几个,雇什么样的人?(4)在工作质量问题上,要问:如果这个活是给自己家干的,这样的标准行不行?(5)在问题处理和决策上,要问:自己这样做是否出于公心?这是不是最佳方案,还有没有其他好的方案可选?(6)在个人待遇问题上,要问:自己付出了多少?为学院创造了多少价值?是不是创造的价值已经超出了目前的所得?六个每天都会碰到的题目,九个沉甸甸问号,贯串起这所学院教育管理的重要节点。
谈起“六题九问”思维理念带给学生的便利,该学院2008级财务管理专业的崔家鑫深有感触。小崔去年1月份因为参军办手续,需要学院出证明材料,可当时正赶上学校放寒假。“材料要求第二天交到家乡武装部。当时我都快要放弃了。”小崔说:后来我打了姚院长的手机,他听完我的情况后让我先到学院办公室里去等,十分钟后学工部、院办、招生就业办的老师都来了,证明材料很快就办好了。”现在小崔已经顺利参军,谈起往事,小崔一脸感激。
假期里为了一个学生,三个部门的职工牺牲休息时间来办理手续值不值?“值!”姚锋院长的回答掷地有声,“学生之事无小事,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激励学生是以学生为本的最基本、最直接的要求。”面对记者,他这样说。
三大管理模式
——强化管理提效益
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学院的发展、学生的进步和管理效益的提升?经过多年的探索,海都学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推行“精细化管理、走动式管理、现场管理”的三大管理模式。
一是精细化管理,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保障师生利益为前提,在控制行政人员数量、压缩行政成本上下功夫,在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上做文章。二是推行走动式管理,要求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走出来,到各自的职责区域去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三是现场管理,对点上的问题,制度不落实、政策(决议)不推行的问题,出在哪里就要解决在哪里。
“宿舍区里的社会车辆太多,既影响学生休息也存在安全隐患。”去年,食品系学生张栋栋向学院提出了意见。“当时提意见的时候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小张讲到:“第二天下午,有关部门的教师就来到了我的宿舍,向我了解了具体情况。”一个月后,学院投资20万元设置了校园路障并安装了智能识别系统,严格控制社会无关车辆进入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
层级服务体系
——优化服务见真情
在海都学院,姚锋是一位颇有思想深度的高校领导,是他首先在国内高校提出了层级服务体系的概念:既学生、教师、工人和干部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四个层面,共同构成学院的服务体系,其中干部处于体系的最下端,要为其他三个层面服务,工人为教师和学生服务,教师只需为学生服务,学生是学院的主体,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教师、工人和干部的存在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姚锋说:“明确层级服务体系的目的就是要将学院的教育资源充分用到‘刀刃’上,这个‘刀刃’就是学生所想、学生所急、学生所需。”
在海都学院,姚锋被师生们称为“铁管家”,有时甚至连一张出租车票、几包打印纸都要一一细抠。然而时间长了,就会渐渐理解他的一片苦心。
行政开支如此抠门,但对待学生却相当大方。海都学院设立有学业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特别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等10余个奖项:学业奖学金一等奖2000元/生/学年、二等奖学金1000元/生/学年、三等奖学金600元/生/学年,获奖学生比例达到30%以上,这个奖励数额和比例目前在全国的独立学院中是少见的。为了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安心完成学业,他们还加大帮扶力度,设置了勤工助学岗位550余个。由于真正的岗位数其实就275个,但家庭困难的学生有600多人,为了让更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得到基本资助,学院调整了每个学生每月的上岗时间,由过去每人每月工作30小时改为工作15小时,报酬与过去基本相同,从而使得岗位数增加一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生的评价是衡量一所学校优劣的最好标尺。在2012届生物科技系毕业生发给姚锋院长的电子邮件里这样写到:“四年优质的大学生活,让我们学会了分析与思考,学会了合作与竞争,学会了继承与创新,更学会了如何不断超越,挖掘自身潜能,突破自己的极限而成长。海都学院,Everyone is NO.1。”
本报记者 凌 翔 本报通讯员 雨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