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电影?这是已走过14届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不懈追问。
6月16日,初夏夜的黄浦江畔星光熠熠,为期9天的世界电影盛宴——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拉开帷幕。数十部入围影片、300多部中外优秀参展影片悉数亮相,400多名海内外明星、1万多名业界人士、数十万观众齐聚上海,感受“东方奥斯卡”的风采。
从1993年上海国际电影节诞生,结束了中国没有国际电影节的历史。到今天,作为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已成为亚洲最重要的电影节,成为中外电影交流最重要的平台。
多元文化的舞台
“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朋友,我感到非常自豪。”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说。2006年,吕克·贝松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国际评委会主席;2010年,他带着新作《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回到上海,获颁“杰出电影艺术贡献”奖。
“这两次经历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吕克·贝松这样评价他所亲历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这场电影盛宴为中国电影产业注入了极大活力。它也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流平台,国际电影工作者和各国电影在此交流融合。”
一组数据清晰描绘出上海国际电影节成长轨迹——1993年,33个国家和地区的167部影片参赛参展;而2012年106个国家和地区1643部长片、近1万部短片报名角逐,又一次刷新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纪录……
电影节快速成长的背后,是中国电影跨越发展的强大支撑。2003年全面推进产业化以来,中国电影故事片产量从2001年的100部左右上升到2011年的558部,电影年票房从2002年的不足10亿元扩大到2010年突破百亿元大关,2011年更达到131.15亿元,票房增速居世界首位,步入“世界电影大国”行列。
“越来越多的影片都开始选择将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世界首映的首选地。”这让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唐丽君欣喜不已。
“这是电影的魅力,城市的魅力!”曾执导《雨人》的美国著名导演巴瑞·莱文森说,在他眼中,“电影节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拢到一起,身处其中才会感受到它的魔力。”
年轻梦想的摇篮
2010年,《钢的琴》是中国电影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以小成本完成了一次极为大胆的冒险,也成就了青年导演张猛的“传奇”——
2008年,张猛的处女作《耳朵大有福》获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会特别奖,从此进入业界视线;第2年,他带着当时只有剧本大纲的《钢的琴》来到上海,电影节的“中国电影项目创投”帮他找到了监制和投资人。今年,张猛再次站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舞台上,这一次,他将作为新生代的中国导演参加“合拍片项目洽谈”,继续追逐他的电影梦。
上海国际电影节以其市场化、国际化和专业化的运作,成为亚洲电影人才和项目的“孵化器”,成为优秀影片走向世界的阶梯。
2011年,上海在全国率先设立扶持电影精品专项资金;2012年,推出“上海电影新青年——新导演作品展演与产业推进计划”;就在本届电影节开幕前夕,上海电影产业获得8家银行在未来5年内的130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将助力“上海制造”的精品电影。
产业成长的思考
就在中国电影国内票房年年攀升、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另一个事实却不容忽视:
2011年中国电影海外收入仅20.24亿元,相比2010年大幅下降近43%;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市场疯狂吸金。
中国电影人反思:一个全世界能看懂的电影究竟应该如何表现?
在唐丽君看来,电影节期间,中国电影产业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也获得了向世界学习的好机会。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影展单元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也是最多元的电影展映活动,成为许多业内人士了解产业动态的渠道。
“中国的电影业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机。”上海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总裁任仲伦说。过去3年,中国电影产业用“井喷”形容并不为过,但中国影视行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助推作用还很微弱。要完成一个影视大国的梦想,首先有赖于产业的全面升级。
一年前,上影集团携手全球影视技术“航母”特艺集团成立面向影视、广告、动画等行业的合资公司。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乔纳森·波拉特说:“中国电影人对产业链的高度重视,令人欢欣鼓舞。联手上影集团、落户上海,就是看好中国影视产业的成长,希望实现电影高新技术‘亚洲领先’的目标。”
从一诞生起,电影便在光影变幻中寄托着人类的梦想。如今,中国电影正以青春的姿态,在雕塑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品格中,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的魅力。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