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25日 星期五

    “解放军水神”送甘泉

    ——北京军区给水团赴各地抗旱打井纪事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25日 10版)

        当汩汩清流从内蒙古大草原上喷涌而出,老牧民齐齐格用颤抖的双手掬起一捧甘泉,眼含泪花,心中充满喜悦——5月9日,北京军区给水团官兵在旱情严重的内蒙古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又打出一眼深水井,使11.6万牧民群众受益。

        北京军区给水团遵照中央军委命令,近年在滇、桂、鲁、冀、黔等地打井332眼,解决了714万人的饮水难题,被群众誉为“解放军水神”。

        南征北战斗旱魔

        近几年,哪里有干旱,哪里就有北京军区给水团官兵的身影。

        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旱灾,土地龟裂,河水断流,湖塘枯竭……北京军区给水团官兵,携带最先进的给水装备,转战滇、桂两省4市9县56个乡镇200多个村落,4个月中行程12000多公里,打井104眼,日出水总量达到67032立方米,解决200多万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用水。

        2011年年初,华北等地发生严重旱情。北京军区给水团出动官兵分赴旱情严重的山东省临沂市,河南省三门峡市、洛阳市,河北省涉县和辽宁省朝阳地区,为当地打深水井272眼,为百姓带来甘泉和希望。

        2011年9月20日,刚从山东、河北执行任务归来的给水团官兵来不及休假,就在团长苏锁龙带领下奔赴贵州抗旱。200名官兵、60台大型钻井设备组成的4个钻井分队,在贵阳、安顺、黔东南和同仁等地区展开作业,激战40多天,为贵州人民打井30眼,成井率100%。

        四子王旗“感恩井”

        内蒙古四子王旗,是神舟飞船“回家”的地方。为了航天事业,牧区人民迁居到缺水的草场区,用水发生困难。

        今年4月22日,北京军区给水团抽调257名优秀官兵和工程技术人员,携带73台大型野战给水装备,开赴四子王旗,回报牧民为祖国航天事业作出的贡献和牺牲。

        到达着陆场任务区,官兵们顾不上长途机动疲劳,连夜搭设机台,顶着沙尘暴迅速展开作业,6支施工钻井分队全部顺利开钻。

        5月9日,经过18天艰苦奋战,官兵们在神舟飞船主着陆场区——内蒙古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成功打出一眼深153米、日出水量180吨的深水井。至此,在神舟飞船主着陆场区的首批6眼水井已全部出水,可以解决11.6万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创造了在极度贫水区快速成井出水的奇迹。

        “6眼出水的‘民生井’,体现着浓浓的军民鱼水情,是子弟兵回报人民群众对航天事业无私奉献的‘感恩井’!”打井抗旱总指挥、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车华松说。

        只信亲人解放军

        机台上隆隆不息的钻井声,官兵们日夜不停的身影,旱区的人们听在耳里,看在眼中。

        山东蒙阴的打井点上,素有拥军传统的村民们自发地把鸡蛋、水果、鞋垫等物品送到战士们的手中,有的村庄还专门在井台附近派专人轮流为官兵们烧水送水。鱼水情深激励着官兵们更加勤奋工作,3个月成井193眼,创造了单井7.8小时成井、单机月成井10眼等多项给水团纪录。

        5月9日,内蒙古四子王旗,71岁的薛大妈,起了个大早,步行数公里路赶到出水现场,劲头十足地敲响大鼓。她要用一通鼓声,表达对北京军区给水团的感激之情。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鹿头乡杨家庄村夏季大旱,村民在庙宇里拜佛求雨。神灵没有送来雨水,给水团给他们送来了甘露。杨家庄村百姓做了一幅锦旗送给官兵,上面写着:“不求神灵降甘露,只信亲人解放军!”

        (本报记者 尚文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