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7日 星期四

    拿什么承接“涸土上的守望”?

    佘宗明 《 光明日报 》( 2012年05月17日   05 版)

        中国社科院学者林燕平,沉入宁夏西海固地区调研10年,与西海固结下不解之缘。在后来的“走转改”宣讲中,她与光明网记者张璋结识,并一起援助瘸腿老农、重症患者等。在其感召下,更多人、企业加入了“援梦使者”的行列。

        援梦西海固,秉义无反顾;笔端倾乡土,聆听疾与苦……勾画援梦者的群像,无异于谱写人性赞歌。学者林燕平“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贫瘠山村,观察、思考、探索;记者张璋们走进基层,与底层接地气,为之奔与呼,都感人肺腑。

        在聚焦和倾听里,在对望与坚守中,林燕平等人传递着人本温度。蹲点山村、融入百姓,对弱者伸援手……这些善举,凝结成了极具韧性的温情链条,也是对“走转改”的切实践履,彰显了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价值关怀。

        以贫瘠山村为坐标,构筑自身的认知经纬,使得调研者能按“经验事实”的地图索骥,感受社会变迁的脉动,也洞察到某些痼疾;跟百姓水乳交融,不割断情感脐带,听取他们诉求,为其排忧解难,必然会为爱心的要道去淤,让人性的暖流涌动。对当地贫苦百姓来说,这或是希望之火的燃起;对援梦者而言,则是情感和认知的触动、提升。

        学者的实地调研、记者的“话筒进田野”,为底层百姓共同疾呼,的确难能可贵,释放了关怀的热量;然而,“大爱”画卷的铺展,从来都需众手接力。个体之力,终究是涓涓细流;制度化、合力式的救济,才能铺成爱的江河。林燕平们传递的爱之火把,也正是希望,在道德感召下,对贫困地区的制度关照能“升温”,对疾苦人群的援助会“添薪加柴”。

        西海固,是贫困地区的一个缩影。作家张承志在这里写过《心灵史》,而西海固人的“心灵史”,也最需要去阅读和去了解。

        在这块被称为“贫瘠甲天下”的土地上,人烟稀少、满地尘灰,黄泥堆砌、质地粗糙的黄泥院落,就是当地村居。粗粝、干涸、焦灼等,成了西海固地区的“原色”。而村民收入低、患者就医难、孩子上学难等症结,像藤蔓一般,层层缠绕在当地的现实“躯干”上,也成了他们精神上的难以承受之重。

        张承志曾描述:西海固是“沙沟连绵的不尽山峦,山上不长树,连草都不长;这里所谓的生活,就是生出来,活下去”。林燕平也说:这是一种从未感受过的撕心的震撼,这是一种不能用言语表达的震撼,这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碰撞的震撼。

        这样的“震撼”,应引发制度人心的共振,唤回外力救济的补全。物质贫瘠,需要的是公共救济的养料。而精神干涸,也需思想“粮食”的充饥。西海固等地区环境恶劣,或山大沟深,或沙化干燥,但这并不意味着,“贫困与闭塞的恶性循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匮乏”不能纾解。

        若财政投入上多向这些地区倾斜,完善公共设施,提高教育、医疗条件等,让百姓的生活环境切实提升;若保障机制让贫民少了“生活困难”之虞,医保缓解了他们“看病难”之忧;若“聚沙成塔”的爱心汇流,融化他们的生活坚冰……那么,共同奋斗的钥匙,或许能打开贫困之门。

        以大爱的雨露,滋养涸土的生灵。呵护这些贫困地区、人群,固然离不开“地域平衡”“发展路径”等宏大命题的考量。但就像林燕平说的:“比起钱与物的帮助,他们更需要的是理解和关爱,是一个生命给另一个生命的人文关爱”。唯有平等对话、彼此关爱,才能托起他们的尊严与希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