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6日 星期三

    病魔击不垮一颗坚强的心

    ——残疾青年教师花俊刚的自强路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6日 06版)
    正在透析的花俊刚和记者打招呼。本报记者 李建斌摄

        第一眼看到花俊刚是通过透析室门上的玻璃窗户,他正在里面做透析。

        征得医生同意后,记者走进透析室,还没来得及开口,花俊刚就说:“我这身体真是太不争气了,真对不起关心我的每一个人!”

    理想刚刚实现就破灭

        1973年,花俊刚出生在山西省清徐县东于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上小学时,自幼家境贫寒的花俊刚看到老师觉得特别神气,就暗下决心长大后也要当一名教师。1990年中考时,他以524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太原师范学校。在学校,花俊刚出色地完成了三年的师范学习生涯,被分配回他的母校——东于中心小学任教。

        天有不测风云。1994年春,在教师岗位上如鱼得水的花俊刚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击倒了:双腿麻木,没有力气,不能站立。就医、入院、检查、治疗……之后的三年时间,花俊刚的父母带着他辗转全国各地,四处求医问药。试过所有的办法,但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的状况却没有一点好转。最后,一家权威医院的专家会诊后得出结论:神经梗阻致双下肢瘫痪,无法治愈。无奈之下,花俊刚只好回家养病。

     坚强的意志让梦想延续

        为了不让儿子出事,父母一刻不离地守在他身边,开导、劝解、鼓励、打气。两位老人的举动最终感动了儿子,花俊刚暗下决心,要坚强地活下去。

        “既然要活,就要活得有质量,就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997年夏天,花俊刚精心筹备的“奋飞家教中心”正式成立。取这个名字,花俊刚解释说是希望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勤奋学习,将来展翅高飞。他发挥自己英语成绩好的特点,首先开办了一个英语培训班。

        初次办培训班,又是一个残疾人,花俊刚每节课前都要做精心准备,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教学效果出奇的好,每节课下来,孩子们总是围着他追问下节课的时间。一个月的辅导,每个孩子都有了长足进步。花俊刚的家教事业越来越红火。此后几年里,从单纯的英语辅导到数学、作文、物理班的开设,从一开始的20多名学生发展到每期近200名学生,从自己一人教学到聘请老师教学,花俊刚的培训班越办越多,越办越大。花俊刚含着眼泪说:“那时培训中心就是自己的‘希望学校’,既是学生的希望,但更是自己的希望!”

        学生多了,工作量自然更大。花俊刚每天有七八个小时在给学生上课。因为行动不便,上一次厕所得半个多小时,为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时间,他经常半天时间都不喝口水,忍着不上一趟厕所。每天送走最后一名孩子,花俊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父母把他扶到床上清理大小便。

        花俊刚找出一本像册翻给记者看,他指着一个孩子说:“她叫王雅琪,一个假期的辅导,由中等生一跃成了班里的尖子生。”翻到另一页,花俊刚介绍说,这是2005年暑假的作文班,为激发孩子写作热情,他鼓励孩子们参加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那一年,有9个孩子获了奖。翻到最后时,他轻轻地叹了口气。

        十多年中,先后有1700多名孩子在他的“希望学校”接受过培训。花俊刚的付出也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2007年,他获得了“太原市青年突击手”、“太原市优秀青年团员”的光荣称号。

     只要身体稍有好转,就一定继续“希望之梦”

        正当花俊刚的“希望学校”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灾难又一次降临到了他的头上。2009年,先是家里的顶梁柱、60多岁的父亲突然病逝,紧接着花俊刚开始感觉到自己的体质明显下降:刚开始是每天腰酸背疼,莫名其妙吐血。他没太注意,以为是上了火,每天咬牙坚持给孩子们辅导功课、批改作业。直到有一天,嘴里的血流了半个多小时仍止不住时,花俊刚不得已才去了医院。

        检查结果犹一记“重拳”,几乎打垮了花俊刚那坚强的神经。医生告诉他,由于高位瘫痪加上经常憋便憋尿,他的肾功能开始恶化。果然没过多长时间,花俊刚就开始感觉头疼、盗汗、呕吐……这些都是尿毒症的前兆。为了治肾病,花俊刚再次辗转北京、太原等地,很快就花光了自己辛辛苦苦赚下的那点微薄的积蓄。为了四处求医,花俊刚只好暂停了自己的“希望学校”。他说,做出这个决定比死都难受。

        经过多次检查、诊断,花俊刚最终确诊为尿毒症,每周两次的透析。就这样,花俊刚却仍放不下自己心中的老师梦,他说,只要身体稍有好转,就一定要再回村里继续他的“希望之梦”。(本报记者 李建斌 邢兆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