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0日 星期四

    带领乡亲走上致富路的女村官

    ——记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朝阳村党支部书记韩丽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0日 07版)

        昔日种植传统水稻的耕地,变成了无机水稻和河蟹双高产的绿色种植基地;昔日的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沟沟坎坎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昔日远近闻名的特困村,如今成了全县的首富村、全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在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朝阳村,说起这几年的变化,村民们就对带领大伙致富的女村官韩丽赞不绝口。

        2003年,安石镇政府将朝鲜族农民居住的朝阳村与近邻的汉族农民居住的路河村合二为一,组建起了新的朝阳村。2004年春,在吉林省村两委换届中,韩丽当上了朝阳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韩丽回忆说:“当时朝阳村的人均收入不足3500元,还背着超百万元外债包袱。我狠下决心:再苦再难,也要带乡亲走上致富路。”

        在上任后的逐户走访中,韩丽发现原来的朝鲜族村人多地少,多数村民在韩国有亲属,韩丽就动员他们去韩国打工,还帮助他们协调解决贷款作出国抵押。几年来,她先后为村民办理贷款200余万元、劳动力转移1000余人次。仅劳务输出这一项,每年就为村里创收1500余万元。

        “外出打工的村民有了出路,留在家里的也得有个赚钱的事干。”2006年,韩丽请来了省里的专家、“蹲点”指导的高级技师,带着村民们建起了无公害水稻种植基地。几年来,不仅产出的稻米畅销省外,产出的河蟹也在省内外供不应求。每亩水稻收入8000多元,每亩稻田里的河蟹产值也有700多元,实现了双高产。如今,朝阳村的养殖屯、养牛屯、养鸡屯也相继形成,现全村年生产总值8300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100万元,人均收入9870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首富村、明星村、示范村。 

        “韩书记不仅带着俺家种植绿色水稻、养河蟹,还送来了化肥和帮扶基金。”说话的迟胜军原本是名技术工人,家境也很宽裕,却因儿子突发疾病欠下了18万元外债,他本人又遭遇了一场车祸。2011年,在韩丽的帮助下,迟胜军一家走上了有机种植的致富路。迟胜军说,经过村里绿色稻米加工厂的加工,自家第一年种植的水稻就卖了个好价钱,预计今年还能还上部分外债。

        韩丽表示,要想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要在向土地要效益的前提下,带领村民走务工、经商、兴办多元化产业之路。近3年来,朝阳村建成了年产值2000万元的袜厂,3000平方米的多功能社区服务中心,院内设有农家服务超市、榨油厂、系列农产品展厅和朝鲜族宴宾园。2011年又新建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绿色稻米加工厂,解决了本村300余人就业。预计今年底,朝阳村村办企业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50万元。(本报记者 曾 毅 本报特约记者 任 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