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浪潮把金融业推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融资为己任的现代金融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日益见重的角色。政府、企业、家庭、个人无不关注金融问题,货币的通胀与通缩、股市的走熊与走牛、外汇的升值与贬值、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升降等金融问题,成为社会公众谈论最多的话题。在这种背景下,金融学研究也一跃成为经济学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学科领域:目前,国内重点高校大都设有金融学专业,从事金融学习和研究的队伍庞大;从公开发表的经济学类论著看,金融学占比最大;社会公众对金融理论和实际金融问题的关注,以及金融理论和金融政策对社会经济生活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超过了任何一门学科……
像其他科学领域一样,金融学也有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之分。在体制转轨和社会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金融学者更关注改革和发展中的金融问题,即金融学的对策研究,这不但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良多贡献,也引发了金融学研究在我国空前繁荣的局面。金融学理论虽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由于我国对现代金融学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加之多年来偏重于对策研究,没有把金融学基础理论研究摆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因此,直至今日我国在现代金融学理论方面仍处于学习和探索阶段,国内金融学与国外相关研究的差距仍然存在,普遍存在原始创新能力较差、缺少科学研究和实证研究、缺少高水准的论著等问题。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尚没有出现被国际金融学界公认的大师,或有实力角逐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尚无具有带动性甚至能对当代金融学的思潮和发展方向产生直接影响的顶尖人物。
二是具有原始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金融学理论研究缺少学术创新和原创,缺少力透纸背的经典力作,至今仍无人在现代金融学领域的某个方面做出开拓性、奠基性的贡献,更没有人创造以中国人命名的定理、假设和模型。在国际金融学界所发挥的作用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
三是金融学的不少基本概念在各种编著中认识不统一。在我国目前已出版的众多有关金融知识的词典中,大都没有将金融学作为一个词条单独列解。对金融学的界定,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形成一种有影响的权威性的科学定论。这说明我国金融学界对现代金融学应包括的内容和它的科学内涵还没有完全认识和掌握。
怎样才能提升我国的金融学理论研究水平,促进金融学理论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呢?
第一,要把金融学基础理论研究摆到应有的重要位置上来。从我国目前金融研究的现状看,对策性研究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而作为对策性研究科学依据的基础理论研究却相对较少有人问津,研究力量较弱。涉及现代金融学学科建设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国内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数量仍较少。金融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客观上需要有更多的金融学者关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金融难点和焦点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出谋划策。与此同时,也需要有一定数量专门从事纯学术研究的金融学者,进行与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有关的纯金融学理论研究,探索金融学学科的理论前沿。
如果说应用研究是侧重于“求用”,那么基础理论研究则是侧重于“求知”。基础理论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基础,是活头源水,二者是源和流的关系。如果没有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创新,解决具体金融问题的对策研究就会失去科学依据。
第二,要鼓励原始创新性研究。我国的金融学理论发展,单靠一味地学习、借鉴和照搬西方肯定是不行的,这样不可能指望在学术研究水平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学科建设贵在创新,创新是金融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在金融学理论研究工作中,要大力倡导和鼓励原始创新性研究,在别人熟悉的金融学某些领域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金融学的研究工作中不仅要有学术深度,更要有学术创新的力度。中国的金融学者要有敢于标新立异的气魄以及超越西方的学术勇气,努力建构中国特色的学术风格,形成自己的研究传统,以此提升在国际金融学界的话语权。
第三,要重视培养优秀学术带头人。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和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关键靠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的学术骨干。我国金融学理论研究人才队伍虽然庞大,但人才结构不均衡:高端人才严重不足,能跻身国际金融学理论研究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拔尖人才更是奇缺,这已成为制约我国金融学理论研究水平提高的瓶颈。
繁荣学术,人才为本。任何一门学科建设,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特别是学术带头人。针对我国金融学理论研究人才队伍目前的状况,我们既要在提高学术队伍的质量和整体实力上下功夫,更要舍得花力气培养和造就一批能站在高端位置、处于学术前沿地带、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学术骨干人才,让他们成为推进现代金融学理论在我国发展的中流砥柱。
第四,要倡导不畏劳苦和静心治学的精神。与对策性研究相比,研究纯金融学理论是个寂寞的行当。受学术界浮躁之风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金融学界的某些人也出现了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乱捧瞎吹、炒作起哄等不良倾向。古人云:“非宁静无以致远”,金融理论研究者只有静下心来,洁身自好,才能集中精力学习和思考,从而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