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01日 星期二

    昔日重来 经典再造

    ——电影修复揭秘

    《 光明日报 》( 2012年05月01日   06 版)

        光阴似箭,红颜易老,电影也不例外。100多年来,这门神奇的艺术用光影给世界带来一次次的感动。但胶片有限的寿命,让观众与许多经典老电影无缘。据统计,电影的平均存活率仅为10%。拯救老电影,就如同拯救文物一样,让文化界高度重视。好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修复电影的技术日趋成熟,老电影也有了春天。

        电影修复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的修复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出现之后,原来默片时代必备的乐队纷纷失业。但为了迎合观众怀旧的情绪,美国的一些电影院就给那些曾经的默片配上音轨,组织特别的默片放映。随后,电视兴起,电影被转录后在小屏幕上播出,但由于技术所限,效果不甚理想。千禧年后,DVD和家庭影院的流行带来另一股修复高潮,许多经典电影通过DVD,再次被观众重温。而如今,各种先进技术的运用,则让经典电影重归故里——再上院线。

        谁在修复老电影

        系统的老片修复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好莱坞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与多位知名国际导演,如克林特·伍德、伍迪·艾伦等一同创立了电影基金会,每年都会为一些老片的归档和修复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目的在于对电影文化进行保存。“我们是在同时间赛跑,是在一部一部,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从无情的时间手中拯救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这是该电影基金会的宣言。截至目前,电影基金会参与归档和修复的老片已达540部。1997年,在电影基金会的支持下,美国国会也建立了国家电影保护基金会,政府的支持让老片修复的范围得以扩大。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电影资料馆、工作室、基金会、社团在从事着电影修复工作,他们当中很多非常出色,像美国电影学院旗下的多个电影资料馆、意大利的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德国的茂瑙基金等。国外许多主持电影修复的基金会还会经常同商业大品牌合作,比如GUCCI(古驰)就曾给马丁·斯科塞斯创立的“电影基金会”捐款90万美元,为保存经典电影及文化出力。这些捐款支持了电影基金会修复两部经典意大利电影:《豹》(1963)及《甜蜜生活》(1960),并于2010年的第63届戛纳电影节上进行了全球首映。

        如何修复老电影

        老电影的修复“十分复杂繁琐”。一般分为8个阶段,即素材整理、素材清洁、素材数字化扫描、数字中间片颜色校正、数字中间片修复、声音扫描及数字修复、影片声画合成、影片输出。从周期来算,一个工作人员一天只能完成100帧到200帧的画面修复。一部90分钟的影片,大约有12万9600帧画面。如果要一帧一帧地精细修复,一部电影最短也要用数月时间。老电影的修复是一个世界性课题,欧美很多国家都很重视老电影的修复,不过做法各不相同。

        在美国,电影版权主要由好莱坞几大公司拥有,各公司自行决定老电影的修复,修复标准也由各大公司自定。在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则主要由政府机构主持老电影修复,制定有严格的修复标准,当作一项严肃的学术工作来对待。有些国家还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修复教学,培养相关人才。

        国际上平均每修复一部老电影需要花费约8万美元。而8万美元只是基本的技术修复,如果还想重新剪辑、重新配音,或者用3D技术转制,花费则远不止于此。迪士尼修复重映的《白雪公主》,花费达到300万美元,华纳修复《西北偏北》投入了100万美元,而卡梅隆修复并将《泰坦尼克》转制成3D版本,投资高达1800万美元。

        电影修复的未来

        电影修复是一个庞大的工作,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电影也会慢慢变“老”,电影“老”了,谁来“养”?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

        近几年来,韩国电影的崛起源于他们对于电影传统和遗产的重新重视,好莱坞的兴盛也依托于其对电影传统的深厚情感。传统与经典对电影工业发展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因此,电影修复对世界各国的电影业都是一项重要任务。

        电影修复的未来很明朗,在全世界的电影节上都能看到修复电影的美妙身影。例如,在戛纳电影节上,每年都会有一个“戛纳经典”环节,专门放映当年全球的电影修复成果;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重逢电影节”上,修复版电影比比皆是;在美国“旧金山默片节”上,修复电影更是核心主题。

        随着3D版《泰坦尼克》的上映,人们发现,修复版电影已经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已不仅仅是简单地在修复后留存资料,有的制作方会将影片再次推上院线,激起观众的怀旧情怀,也让电影人在经典中寻找新的创意。

        本报记者  牛梦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