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01日 星期二

    威尼斯要沉没了吗?

    百姓生活饱受困扰根除水患路在何方

    《 光明日报 》( 2012年05月01日   06 版)
    图一 威尼斯风光
    图二 2008年威尼斯洪灾时的街头一景 资料照片

        意大利北部城市威尼斯素以“水城”之美誉闻名于世。从抵御外敌入侵、建立海上强国到吸引八方游客,水在威尼斯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然而,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因水而繁荣的威尼斯,如今却面临着被水淹没的威胁。有专家甚至断言,80年后威尼斯就将从地图上消失,这颗亚德里亚海上的明珠从此将永远成为历史的回忆。

        水城缘何洪灾频发

        威尼斯现在每年都要遭受100多次规模不等的洪水袭击,洪灾发生的频率是一百年前的6倍。人们不禁要问,洪灾究竟为何如此喜欢光顾威尼斯呢?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报告,导致威尼斯经常遭遇洪水袭击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二是过度开采天然气和抽取地下水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地面沉降;三是威尼斯潟湖湖底不断堆积的淤泥增加了海水倒灌的几率。有专家指出,板块漂移也是导致威尼斯下沉的“帮凶”。威尼斯位于亚得里亚海板块的边缘地带,该板块一直在向北漂移,最后俯冲到欧洲大陆板块下方,由此导致了阿尔卑斯山的上升和威尼斯的下沉。

        据统计,在上世纪一百年中,威尼斯的地势总共下沉了120毫米,与此同时海平面则上升了110毫米。正负双重作用下,该城市的实际吃水线相当于上涨了230毫米。日前,美国加州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近些年威尼斯的地势下沉有加快的趋势,平均沉降速度达到每年2毫米。按照海平面年平均上升2毫米计算,威尼斯的吃水线每年实际上升了4毫米。这项研究结果公布后,再度引发了人们对威尼斯未来命运的担忧。

        百姓生活饱受困扰

        众所周知,威尼斯这座城市并不是建筑在陆地之上,而是由数百万根打入潟湖湖底的木桩拼接而成。这种独特的建筑结构体现了威尼斯人当年“无中生有”的杰出智慧,但也有它天然的缺陷。由于威尼斯的地下遍布海水,地势沉降极易引起地基进水和腐蚀,进而影响建筑物本身的稳固度,造成楼体不断下沉。更为致命的是,威尼斯的建筑大多都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连体楼房,没有加设沉降缝。如果地势下降不均匀超过一定限度的话,这些建筑就有坍塌的风险。

        每年11月至次年2月的雨季,是威尼斯遭受洪灾最严重的一段时期,经常在涨潮时发生海水倒灌。每逢此刻,海水从岸边和地面无数缝隙中漫上来,整个城市立时陷入一片汪洋,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严重不便。商店关门、渡船停摆,就连走路都要穿上特制的过膝长筒防水靴,深一脚浅一脚地小心前行。积水如果过深的话,主要街道上预备的应急活动架桥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游客碰到这种情况只能自认倒霉,徒劳地呆在旅馆里“望洋兴叹”。

        面对频繁的水灾,威尼斯人早已苦不堪言。圣马可广场附近一家旅馆的服务员桑德罗对记者说:“我在对面的大陆上找到了一份工作,很快就要离开这里了。威尼斯太过潮湿、拥挤,时不时还会洪水泛滥,实在让人难以忍受。”桑德罗告诉记者,如今住在威尼斯的大多是那些留恋故土的老人,很多年轻人选择搬到陆地上生活。“谁不想享受每天开车兜风的感觉呢。”据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威尼斯的常住人口从18.4万迅速减少到不到6万。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到2030年左右威尼斯很可能将成为一座无人居住的空城。

        根除水患路在何方

        为了防止威尼斯遭受灭顶之灾,意大利政府几十年来召集各路专家学者不遗余力地研究对策,尝试了无数种解决办法,其中最著名的当属2003年启动的“摩西计划”。这项构思新颖的大型治水工程将在威尼斯的3个入海口处建造79座活动水闸,每个水闸上装有一块高30米、宽20米、厚5米、重300吨的中空活动板。活动板的一端固定在海底的水泥基座上,平时充满水静止躺在水下。当水位上涨超过警戒线1.1米时,压缩空气就会排出活动板中的海水,帮助活动板在30分钟内竖立起来形成堤坝,将威尼斯潟湖同外海分开。当水位降回到正常范围后,活动板又会在15分钟内回到先前在海底的位置。整个工程耗资46亿欧元,预计将于2014年完工并交付使用,从而使威尼斯能够至少在未来一百年内摆脱被海水淹没的风险。

        然而,“摩西计划”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饱受争议,包括威尼斯前任市长卡恰利在内的许多人士都反对实施这项工程。批评者认为该工程耗资巨大,实际防洪效果目前根本无法验证。另外,频繁地使用水闸将妨碍潟湖与外海的流通,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皮拉佐里教授称,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预测,海平面在今后一个世纪内将上升50厘米,而“摩西计划”依据的数字仅为22厘米。一旦海平面上升的幅度远远超过设计者的预期,这一工程将变得毫无用处。

        作为“摩西计划”的辅助手段,意大利科学家甘博拉蒂2004年提出了“给威尼斯注水”的大胆计划。按照甘博拉蒂的设想,只要在未来十年内每年向威尼斯地下的砂石层注入1800万立方米海水,就可以将整座城市抬高约30厘米。但也有学者批评这一计划太过冒险,因为大量海水注入地下所引起的不规则地表运动,可能会导致许多建筑物坍塌。不过,鉴于注水工程耗资只有“摩西计划”的十分之一,威尼斯当局对此倒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已经拨出专款用于研究该项目的可行性。

        在保护威尼斯这一问题上,意大利政府的态度十分坚决。除了工程浩大的“摩西计划”,当局还通过建立新海滩、拓展海岸线、建造防波堤、修复防护墙等多种手段,全力阻止威尼斯被海水吞噬。尽管学术界围绕这些方案的利弊优劣始终争论不休,但至少有一点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拯救威尼斯将是一项史无前例的艰巨任务,而威尼斯人除了同时间的赛跑之外别无选择。否则的话,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名城,将注定消失在眼前那片熟悉的海浪之中,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

        本报驻罗马记者  马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