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08日 星期日

    志愿者群体 ②

    “妈妈”播种爱“儿女”传承爱

    ——《枣庄,有370个“代理妈妈”》后续报道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08日 01版)

        在山东枣庄,有370多个“代理妈妈”,她们年复一年,在精神和物质上帮助着一个又一个失亲儿童。本报4月6日在头版头条对“代理妈妈”群体的事迹进行了突出报道,深深打动了广大读者。

        在“代理妈妈”无私奉献的同时,接受帮助的1万多名失亲儿童,也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和传承着“妈妈们”的爱。

        孩子亲近让“妈妈们”快乐

        一个陌生号码打进了在枣庄日报工作的邹梅的手机。 

        “今天是母亲节,祝妈妈快乐!”只有9岁的娟娟声音格外稚嫩。这简单的一句话竟让邹梅差点哭出来。“我做她的‘代理妈妈’只有1年,可她的祝福让我感到浓浓的亲情!”邹梅说,“其实我做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如果能给一个孩子带来温暖,那么我的人生就有了价值。我感到很充实、很快乐!”  

        丛雪芹代理的蓉蓉,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蓉蓉平时常和丛雪芹通电话聊天,把丛雪芹逗得哈哈大笑。当丛雪芹接蓉蓉到自己家玩时,蓉蓉总是会拿着新获的奖状给“妈妈”看,跟“妈妈”讲老师表扬她的情形。蓉蓉自己种的南瓜,也总会摘一个最大的留给“妈妈”。丛雪芹说:“我一直想再有个女儿,现在有了蓉蓉,我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俩比亲生母女还亲呢!”当记者问及平时母女俩聊天的内容时,丛雪芹笑着说:“我这个女儿长大了,现在都有女孩家的悄悄话跟我说啦,这可不能跟你们说。”

        邱丙霞有10个孩子,9个失学儿童加上自己的亲生女儿。逢年过节给9个孩子挑衣服、买学习用品,去的都是大商店。可自己过日子却精打细算,自己和女儿穿的衣服都是在地摊、小店里买的。每年她花在9个孩子身上的钱,足够给亲生女儿买许多套名牌服装,邱丙霞说自己是“不称职的妈妈”。可是女儿琪琪并没有因此疏远邱丙霞。琪琪说:“我一开始也感到委屈,可是当我看到孩子们给妈妈写的信,我被深深感动了。我理解妈妈,支持妈妈!”现在邱丙霞给孩子们买的文具都是琪琪帮忙选的,看到女儿能跟其他孩子融洽相处,邱丙霞发自内心地高兴。

        孩子成长让“妈妈们”欣慰

        曲阜师范大学的小孙给“代理妈妈”刘晶写信说:“妈妈,是您让我感受到什么是爱,感受到人间温暖。您的爱让我走出封闭、叛逆,学会爱别人,爱社会。当然我最爱的还是您,我的妈妈!”

        看到信时,刘晶欣慰地笑了。她说:“通过我的爱,孩子对他人的爱也在萌发、滋长,这最令我自豪!”

        在济南读大四的晶晶给记者打来电话:“邱丙霞阿姨来了后,我不再孤苦伶仃地为生活犯愁了。”晶晶高二那年,在邱丙霞帮助下,学习成绩蹿到年级前列,最终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大学。随后,晶晶在2009年成为全运会志愿者,她第一时间给“妈妈”打电话报告,分享喜悦心情。孩子的进步让邱丙霞从内心感到欣慰。 

        薛城的陈兴奎,8年间拿出14000多元,帮助12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5名特困大学生继续学业。2011年,即将从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毕业的小尹、小邬,叩开陈兴奎的家门,他们代表5名受到资助的大学生,来看望恩人。一进门,两个大小伙子扑通跪地,并奉上锦旗——好人一生平安。看着锦旗上的金字,陈兴奎流下热泪。

        孩子传承爱心让“妈妈们”感动

        在广东某高校执教的韩维维说:“我想,做一名‘代理妈妈’,是我对徐妈妈和所有关爱我的人最好的回报。”

        韩维维考入高中不久父亲病故,全家失去经济来源。徐君秋担任她的“代理妈妈”后,不但在经济上支持她,而且经常给她打电话、写信谈心,使她顺利考入山师大。在徐君秋的鼓励和关爱下,韩维维200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山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刚刚工作,韩维维就“认领”了薛城区邹坞镇二中的失亲孩子冲冲,给冲冲的第一笔300元资助就来自她第一个月的工资。

        徐君秋得知此事后十分感动,一连说了几声“好”!

        “妈妈”播种爱,“儿女”传承爱。随着“代理妈妈”活动的延伸,这样的佳话越来越多。 

        25岁的马丽华是峄城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警官。去年3月,尚未结婚的她也成了一名“妈妈”,她的“女儿”是刚刚6岁、跟着年迈奶奶生活的小茹。

        正值爱美的年龄,可马丽华却从没买过化妆品——她有限的收入既要补贴家里,又得“抚养”小茹。有人开玩笑:“该给自己准备嫁妆了!”马丽华却笑而不答。像马丽华一样,几年中,峄城区公安分局以科室、个人名义,出现了57个“代理妈妈”。

        (文中失亲贫困孩子均为化名)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宋 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