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03日 星期二

    我们身边的雷锋(26)

    张延庆和李尔祥的故事

    《 光明日报 》( 2012年04月03日   03 版)

        见到张延庆时,他正穿着工作服在单位院里扫雪,看到我们,赶紧放下扫帚把我们让进屋。或许是因为刚刚骑了四个小时的摩托车送报纸回来有些累了,或者是见到记者有些紧张,张师傅显得有些疲惫、拘谨,话不多,声音还有些沙哑。但一提起李尔祥,他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

        “偶然碰上了李哥”

        张延庆,哈尔滨市邮政局平房投递支局一名普通的投递员。

        回想第一次与李尔祥见面时的情景,他至今仍然记忆犹新。“1977年,应该是9月份的时候,一天,我在邮局营业大厅里等邮车送报纸,看见外面有一个小伙子坐在四轮小车里仅靠一只手在地下“爬”行,到邮局门口台阶前,他很着急想上来的样子。我就帮他把车子推到营业大厅。”

        在两人聊天过程中,张延庆了解到,李尔祥自幼患有先天性小脑萎缩,除了左手稍微能活动以外,右手和双腿没有任何知觉,生活不能自理。为了偿还家里治病欠下的医药费,23岁时,他让父亲给自己做了一个小车,到街上卖小人书和报纸。今天,他是到邮局买报纸来了。

        “你以后就别来回折腾了,需要什么就告诉我,我给你送!”看着眼前这个既艰难又坚强的年轻人,当时只有17岁的张延庆发自内心想帮帮他。

        从此,张延庆每天都准时将杂志送到李尔祥的小摊前,成了李尔祥的“送货员”。

        李尔祥母亲去世得早,他们认识没几年父亲也去世了。因为身体的原因,李尔祥一直没有结婚,而他的弟弟妹妹都有自己的家庭,不能常常照顾他,张延庆就开始照顾他的起居。只要有空,张延庆都会拎一份中午饭到李尔祥那里,两人一边吃,一边唠嗑。一次,李尔祥和张延庆聊起了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加拿大癌症患者汉森坐轮椅周游世界的消息,张延庆听后,鼓励他做中国的汉森。1986年4月“中国汉森”李尔祥从哈尔滨出发了,历时3年时间,他手摇轮椅走遍了中国22个省市。“那时电话还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但只要一有机会,他就给我打电话报个平安。”提起李哥当年的壮举,张延庆眼里充满了自豪。

        “一照顾,就是34年”

        在张延庆的带领下,记者在平房区一家老年公寓,见到了李尔祥。“他照顾了我34年,有延庆这样的兄弟,我这辈子没白活。”提起张延庆对自己的好,李尔祥说几天几夜也讲不完。

        每天早上一起床,张延庆会先到李尔祥那里为他做早饭。晚上下班后,张延庆还会来帮李尔祥打扫卫生、洗衣服。2003年的一天,张延庆像往常一样去给李尔祥做饭,发现他右半身发麻。“一会儿吃完饭我领你去检查检查。”“没事,不用查,挺挺就过去了,检查又得花钱。”李尔祥手里没钱,推脱着不想去检查。“那可不行,咱们必须得去医院检查,我这有钱。”张延庆心里清楚,李尔祥每月的低保金只够平时吃药的,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去医院看病,又不好意思向他开口,“钱花没了可以赚,生了病一定要抓紧去看。”那次到医院做检查,诊疗和药费一共花了500多元,而这钱是张延庆准备给孩子交学费用的。

        回想这段往事,李尔祥感觉就像发生在昨天似的。

        李尔祥告诉记者,他平时上厕所和洗澡的时候最麻烦,也是张延庆最累的时候。

        “我上厕所有个毛病,有人在跟前就便不出来,无论大便小便。”李尔祥说,特别是他想大便的时候,刚有感觉,就叫张延庆扶他去厕所,可到了卫生间,一紧张,就便不出来了,坐半个多小时也便不出来是常事。张延庆就帮他把裤子提好,再扶回屋里。可是在屋里刚呆一会儿,他又想去厕所,张延庆又扶他去。有时候,他大便一回得折腾张延庆几次。“每次延庆都不厌其烦,抱着我就这么来回折腾。”

        “我这100多斤呢,他还长的又瘦又小。”张延庆就这样抱着李尔祥上了28年厕所,直到2006年李尔祥搬进了老年公寓。

        “我们都以为他们是亲哥儿俩”

        “这么多年照顾李哥,不仅是我的习惯,也成了我爱人的习惯。”张延庆告诉记者。老年公寓的条件不错,但张延庆仍然不放心,每周都来看李哥两三次。“有时候工作太忙顾不过来,就让我媳妇去给李哥送些饭菜。两个孩子和他也熟,都管他叫‘李大爷’,这么多年了,我们已经成了一家人。”说着,张延庆剥了一个香蕉喂李尔祥,“现在他的牙不好,只能吃些软的水果。”

        “看到老张经常给李尔祥送些好吃的,来了以后还帮着洗脸、洗脚、刮胡子,刚来老年公寓的老人都以为他们是亲哥儿俩。”敬老院的段院长说,“接触时间长了才知道这俩人不是亲人,但更胜似亲人。”

        同事郭庆与张延庆认识已经有11年了,在他的印象中,张延庆一直都是个“大忙人”,“有时候单位开会,或者组织活动,他有事来不了或者来晚了,那时大家不知道张师傅忙什么,直到最近从别人口中知道张师傅的好人好事后,才明白,原来他那个时候是在忙着照顾李尔祥。”据郭庆回忆,有一次他去洗澡的时候,看见过张延庆推着李尔祥从澡堂子里出来,还给他整理衣服,当时以为这个人是张延庆的亲戚,就没多想,也没多问。

        “局里数他年纪最大,承担的工作量也很大,但他从不叫苦叫累。”在平房区投递局支局长徐怀民的眼中,老张是个踏实、内敛、勤奋肯干的人,“我比较了解张师傅的家庭状况,工资不高,爱人有心脏病、高血压,没有工作。两个孩子一个工作了,一个还在上学,日子过得一直也是紧紧巴巴的,但这些年对于李尔祥看病、吃药他从不含糊。就算是亲哥做到这个分上,也够意思了。”

        34年,12000多个日日夜夜,张延庆和李尔祥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几个小时的采访,很难写尽他所付出的酸、甜、苦、辣。

        采访完张延庆,在返回的途中,老张投递报纸的平房镇曙光村村长于长军给记者来电话:“老张真是个好人,你们应该好好宣传他,10多年前,老张在我们村投递报纸的途中还救过一个走失的智障孩子和一个癫痫病发作的打工仔。”

        看来,老张做的好事还远不止一件……(本报记者 朱伟光 本报特约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