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中国作协的会议室里,26岁的梁七少有点兴奋,有点紧张。他对面坐着15位一线作家,其中一位即将和梁七少这个年轻人“结对交友”。
这是日前中国作协举行的第二批作家“结对交友”见面会上的一个场景。除梁七少外,另外14个年轻人,在这次见面会上,也分别跟14个作家结成了一对一的“对子”。
“下得厨房、上不了厅堂”
大学学工科的梁七少,由于爱好文学,工作后开始在网上发表玄幻小说,现已创作四五部,网络总点击量超过1000万。目前,像梁七少这样的“网络文学写手”为数不少。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末,全国网络文学用户达1.94亿,网络文学作者达100多万人,每年约有三四万部作品被签约,这一数字已超过了网络电子商务用户。
虽然作品被称作“网络文学”,自身也被冠以“网络作家”称号,可面对主流文学界,长期以来,“梁七少们”却总有一种“下得厨房、上不了厅堂”的尴尬。
“总梦想着有一天,自己的作品可以变成铅印的文字,自己真正以作家的身份跟传统作家们坐在一起。”见面会上,梁七少这番心迹表白,是网络作家们曾经心情的真实写照。
从边缘向主流迈进
到2011年,网络文学终于向“主流”迈出了一大步:继参评鲁迅文学奖后,2011年又有7部网络文学作品参加茅盾文学奖评选,虽然在评选中全部落马,但毕竟已向前迈出标志性的一步;中国作家协会吸纳唐家三少、当年明月等网络作家为全委会委员;作协在重点扶持项目中也纳入了网络文学。
2011年8月,中国作协组织了第一批“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结对交友”活动,今年2月又举行了第二批“结对交友”活动。每次“结对交友”活动,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冰都在强调,“结对交友”不是要让网络作家拜师学艺,传统作家也并非是开门纳徒,双方地位平等,应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即便是“平等交流”也让年轻的网络作家们备受“礼遇”,虽然还不那么耀眼,但在主流文学界,网络作家们终于开始有了自己的位置。
不仅主流文坛在向网络文学作家敞开了怀抱,评论界也以积极姿态靠近网络文学。由广东省作协创办的全球第一份《网络文学评论》已于2011年10月创刊,网络文学研究院同时成立。而参加第二批作协“结对交友”活动的北京大学副教授邵燕君,更是在北大开设了“北大新世纪网络文学研讨课”,这位曾沉浸于传统文学研究的年轻学者,在其中“找到了文学的希望所在”。
网络文学还缺啥
在交友会上,梁七少恭恭敬敬地从传统作家王刚手里接过一本小说《月亮背面》,随后又奉上一张卡片,并在上面端端正正地写上自己的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地址。在大名鼎鼎的文坛前辈面前,年轻的网络作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扮演起了“学生”角色。
梁七少向前辈们求教:“从2007年到现在,我写了5本书,但每次动笔,仍会遇到困难,常觉得人物刻画不够丰满,构思好了的情节怎么也写不出来。”他还表示,一直盼着自己的作品能实现实体出版,但这条路该怎么走,他也想听听前辈的建议。
网络作家们向传统作家的虚心请教,并不是一种礼节性的客套。跟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在质量上确实存在着差距。
小说《花腔》的作者李洱曾有一个著名的观点:网络文学就是文学的“卡拉OK”。有人批评他这句话带有精英作家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但李洱认为,文学的一个基本价值就是对人类观念和社会生活提出深深的、有价值的疑问。“在对民生问题的关切上,在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上,在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上,网络文学确实显得单薄。”网络作家“夜梦寒”也承认这一点。
传统作家王刚曾和一位知名网络作家对谈,他问对方:“你读过卡夫卡吗?”“没读过。”“你读过托尔斯泰吗?”对方反问:“托尔斯泰是谁?”某些年轻网络作家文学素养的缺失,也限制了其作品的成熟完善。王刚呼吁,网络作家尤其年轻的网络作者一定要多读经典,加强自身的文学素养。
网络文学和商业结合得过于紧密,也阻碍了其内容品质的提升。参加交友会的网络作家梁七少、夜梦寒、蓝色蝌蚪等人平均每天都要为自己的连载作品上传6000至10000字。作为文学网站的签约作家,字数等于钱,每天不写够字数,不但自己的收入受到影响,追着读连载的读者也不乐意。如此高强度的写作,必然没有太多推敲、琢磨的时间。
尽管有种种不足,但是网络文学为无数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机会,活跃了文学气氛,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10年前,‘网络作家’不算一个好词,如今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网络作家应该挺直腰杆,理直气壮地创作。”传统作家宁肯在“结对交友”活动上这样鼓励年轻的后起之秀们。
“网络作家闲暇时也要好好想一想:未来5年写什么?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提早思考这一点,可以避免昙花一现,避免成为网络文学的‘先烈’。”作家龙一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报记者 韩业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