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把“走转改”精神贯彻到日常报道中去,更多地反映基层干部群众对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议与呼声,本报今起开设专栏《来自基层的声音》。除记者采访整理外,本报也欢迎各地各界人士供稿。来稿请寄: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光明日报记者部《来自基层的声音》编辑组。电邮:2012lh@gmw.cn。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同益乡农民 王孝华:
以前农民都不敢弄大棚,后来看到我弄棚桃赚钱了,部分村民才干起来了。
普兰店市同益乡在大连市属于相对偏远的贫困地区,多年来我们农民主要以水果和玉米种植为主,由于水果品种老化,能卖上好价格的优质商品果少,种植业给我们带来的收入十分有限,主要劳动力不得不外出打工赚钱,所以对农业科技的要求也不怎么高。
我原来也不敢摆弄大棚,后来政府大力支持并给些补贴,我再通过信用社贷一点、自己攒一点,从2006年开始发展水果大棚。现如今,发展了12个共计30余亩的水果大棚,并栽种8000多棵葡萄和油桃树,效益老好了。
随着种植水平的提高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感到在科技支撑方面有点力不从心。我是村里有名的种田能手,并在多年水果生产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多次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但在摆弄大棚的过程中还是感到不对劲儿,脑子里的东西不够用。
我听上面说,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很重视,我们大连的乡镇农技推广站也有大的变动,我们就盼着有更多的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偏远山区的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摆弄那些新鲜玩意儿。
(本报记者吴琳、本报特约通讯员李小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