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与海在这里交汇,黄与蓝在这里融合。
历史用浓厚的黄色和晶莹的蓝色,正在给地处黄河尾闾的山东省东营市着色。
“如何彰显‘黄’‘蓝’叠加效应?”市委书记姜杰告诉记者,“东营要全力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坚持环境立市、生态优先,构筑生态系统,发展生态产业,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加快建设秀美宜居、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环境好了,城市宜居了,才有后劲”
东营是退海之地,成陆时间短,土地盐碱化严重,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很大。姜杰说:“生态发展之路是唯一选择。环境好了,城市宜居了,高端人才、技术、项目自然会流入,才有后劲。”
生态立市,是东营市新一届市委班子的治市理念,是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共识。新年伊始,山东省中加环境污染治理合作研究中心在东营市建立,这将为东营环境保护和治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搭建新的平台,也为东营的生态建设抹上重重的一笔。东营市环保局副局长燕景广说:“生态市建设的新指标体系包括5项基本条件和19项建设指标,目前东营已经有4项基本条件和13项建设指标达到要求。”东营市还将投入巨资,大力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金湖银河生态工程、生态林场等重大项目。
“三网”绿化是东营开展的重点工程,中心城周围建设龙居、耿井、六户等8处万亩生态林场,构筑起了城市绿色生态屏障。为保护黄河入海口湿地,修复百万亩湿地生态,他们投资20.98亿元,把金湖银河、东八路、东湖、西湖、中央湖和郊野公园,打造成为“东方湿地之城”。
“这是整整10年没有见到的景象了”
2011年2月10日,一艘巴巴多斯岛籍货轮缓缓驶入东营港,在东营港新建码头上卸货。这是10年来,第一艘造访东营港的外籍货轮。看到这一幕的老港人眼角湿润了:“这是整整10年没有见到的景象了。”
1997年,东营港正式对外开放。然而,刚刚起航的东营港很快就遭遇了挫折,基本处于停产状态。2006年4月,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现任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的宋迎章等人就是第一批东营港的建设者。当他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泥沙、芦苇、潮水。
如今,东营港一期扩建工程全面完成,2个3万吨级码头已运营。2012年,东营港将投资35.37亿元,重点实施“一带、一线、两池、十大码头”建设,即实施管廊带建设、复航东营港至旅顺港航线、实施内港池整治和南港池开发、加快十大业主码头建设,一个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心港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海参在盐碱地上安了家
这里是东营市盐碱化程度最重、立地条件最差、绿化难度最大的区域之一,曾经是一片不毛之地,鲜有人迹。但现在,一方挨着一方密集排列的海淡水养殖池塘,在水天一色中如阡陌纵横——这里就是东营市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
“海参在盐碱地上安了家,成为黄河口大闸蟹的邻居。”人们奔走相告。东营不但实现了“东参西养”的梦想,而且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单片滩涂养殖区。“黄”“蓝”战略在东营叠加,高效生态、蓝色经济、海陆统筹这些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
2009年,当地48户渔民组成了“小岛河海珍品养殖合作社”,两年后合作社的30个养殖池收获了第一批海参。“一个池子的毛利就能有160多万元。”小岛河海珍品养殖合作社社长姜世忠满脸喜悦地指着一方方的海参池,向记者扳起手指算起了账。
同时,现代渔业示范区还开发了风电、地热等清洁能源,形成了地上有风电、地表有养殖、地下温泉开采三位一体的立体开发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转”出来的新兴产业
经济转型,绕不开传统产业。近年来,东营“转方式,调结构”的力度很大,技术改造项目2030个,工业投入1332亿元,使化工、纺织、造纸等传统产业80%以上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今的东营,已经摆脱了对石油经济的依赖。2010年,地方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超过73%。风电、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东营风电装机容量达到60万千瓦,LED、光伏等新能源在这里广泛应用。去年,联合国工发组织命名东营为“清洁技术与新能源产品国际示范城市”。
如今,总投资1600多亿元,其中近300个过亿元的高效生态产业项目在东营落地生根,使这座年轻城市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1月12日,经过论证,东营市委、市政府又部署了总投资1000多亿元的28个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城建,涉及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完善东营城市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本报记者 赵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