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3日 星期二

    上海高校辅导员誓词引起共鸣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3日 16版)

        本报北京、上海3月12日电(记者曹继军、朱振国、吴春燕、颜维琦)今天本报头版刊发《上海:亮出高校辅导员的“精气神”》,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高校辅导员们不但在与学生交流的Q群、微博、人人网上积极转载,不少人还把自己的QQ签名档改为了上海高校辅导员的誓词内容。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广播网、中国教育新闻网、新浪网、腾讯网、网易等数十家网站迅即转载本报报道,光明网互动社区也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教育部社科中心党建思政处处长吕治国读完了报道,告诉记者:“报道选材于辅导员队伍核心价值的凝练,立意于增强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着眼于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常态长效机制,亮出的不仅是高校辅导员的‘精气神’,也亮出了上海市的宝贵经验和有益探索,更亮出了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可喜成就。”他认为,上海在“科学化管理、专业化建设、多样化发展”的思路下,对辅导员能力建设及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对团队文化建设的探索,对于各地各高校无疑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复旦大学社科部党委书记高国希说:“高校辅导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既是教师身份,又是管理者身份;既有政治方向上、精神追求上的引领,又有具体琐细的学生事务管理。上海率先凝练辅导员誓词与核心价值取向,从多维角度进行了精神的提炼与升华,突显出了这一职业的意义与价值,规范凝练了使命、素养与能力要求,给辅导员自身的成长、专业化的发展、多样化的培养描绘了方向,是志与功、规范与品德、知与行的统一,也是辅导员个人全面发展的指南。”

        施索华是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主持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施索华工作室”。读完报道,她感慨地说:“我们常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不容易又很关键,不容易是我们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关键是怎样找到一个被大学生接受的形式和方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惑,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对学生的关怀和服务融为一体,做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向导。我对这支年轻的队伍充满敬意!”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陶倩说,以矢志忠诚的理想信念为统领,以立德树人的职业追求和敬业爱生的奉献精神为内核,以明理笃行的专业素养为基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全过程,环环相扣的辅导员核心价值取向,为“导航者”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指明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前进方向。

        华南理工大学团委书记房俊东说:“誓词体现了高校辅导员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传承、践行和传播,体现了当代大学辅导员的高尚精神风貌。”他告诉记者,华南理工大学一直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对辅导员政治思想觉悟的提升、业务能力的提高,重视爱岗敬业教育。上海发布高校辅导员誓词和核心价值取向在学校引发热议,“做学生最亲密的接触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践行责任和使命,奉献青春”,已成为辅导员们的共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