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3日 星期二

    国际社会看两会⑥

    中国经济调结构选择了一个好时机

    ——访菲律宾亚典耀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艾琳·帕兰卡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13日 13版)
    图为艾琳·帕兰卡女士(右)和孔子学院的志愿者。(资料照片)

        艾琳·帕兰卡女士是菲律宾亚典耀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同时也是对中国经济及中菲经贸关系颇有研究的一名经济学家。针对两会的经济议题,帕兰卡女士日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帕兰卡表示,中国是在有意识地降低经济发展速度。在她看来,这是为了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通过降速改革经济,因为增速降不下来,就无法进行结构调整。中国现在就业率很高,失业不再是个大问题,中国现在可以承担经济减速的后果,对经济领域进行改革,达到扩大内需、缩小贫富差距的目标。

        她认为,中国政府选择经济减速进而调整经济结构的时机很好。工资成本上升,最低工资调整上升,而工资上升后经济增速自然会下降,因为外来投资会减少。在帕兰卡看来,中国经济调整对菲律宾及东盟国家来说是个机遇。

        帕兰卡认为,外国投资从中国向外转移,这些投资可能会到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国家来。菲律宾的机会比以前更好了,但菲必须做好准备,使其对外资更有吸引力。

        她还认为,菲可以从中国市场受益更多。过去十年,中国出口增速远大于进口,中国现在开始有意识地扩大进口,缩小贸易余额。这意味着进口不是为了工业化,而主要是为了扩大内需。中国既可能从西方也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消费品。

        关于中菲经贸关系,帕兰卡认为,菲律宾有一个误区,认为和中国做生意是菲华人的事。她说,“在亚典耀孔子学院,有包括外交官在内的很多外国人都在坚持学习汉语,因为他们意识到中国发展所提供的机会。”和五年前成立时相比,亚典耀孔院课程设置越来越丰富,学习者也越来越多。但帕兰卡还是由衷地希望,菲主流社会能够有更多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从中国发展中受益。

        而对于中方,她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商人需要认识到菲律宾的投资机会。她说,菲律宾经济现在正待起飞。她建议,投资不一定仅限于矿业,而可以更多向制造业、农业等菲薄弱部门倾斜。

        (本报马尼拉3月12日电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付志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