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实现富国强军统一,是两会内外的热门话题。两会期间,在北京红山脚下,国防经济专家姜鲁鸣教授接受记者专访,就这一问题发表看法。
记者: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是什么关系?
姜鲁鸣:国防经济学以研究国防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为己任,但不是一门“书斋里的学问”,它的生命力植根于国防安全需求的沃土之中。在当代中国,国防经济研究者的首要使命,是探寻统筹两大建设的难点和实现协调发展的途径。作为一名军人,我始终铭记这样的历史铁律:一个国家在经济上落后,有被开除“球籍”的危机;在军事上落后,则有亡国的危险。
记者:怎样认识我国的安全形势?
姜鲁鸣:有一句话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民族复兴过程中,我国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安全和发展难题。概括地说,就是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现实安全问题与潜在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安全问题与国际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军事安全威胁与其他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国家战略利益拓展与维护国家安全相互交织。我们要把安全与发展真正看成是体现国家根本利益的“一块整钢”,始终坚持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如果破了这条底线,曾经的历史悲剧就会重演。
记者:在今天的条件下,怎样统筹国家安全与发展全局呢?
姜鲁鸣: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关系有如“犁”与“剑”的关系,理性认识相对容易,但在实践中如何统筹协调二者关系则很难。历史上,在和平时期,人们化“剑”为“犁”;战争骤起,人们又铸“犁”为“剑”。倘若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犁”与“剑”可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处理不好,则会变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死结。今天的情形更为复杂,信息化战争形态不断演化、不断加剧着“犁”与“剑”在资源占有上的矛盾,加剧着国民经济的负重性与国防经济的消耗性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现代战争和军事活动也在强化着国防力量建设的周期性与战争突发性之间的矛盾。化解这一历史和世界难题,构架起“犁”与“剑”立交桥的战略工程,只能是军民融合。只有促进二者之间“共生共长”的正合博弈关系,才能实现国防领域中民用经济效应的最大化和经济领域中国防经济效应的最大化。
记者:两会正在进行,您对推进两大建设协调发展有什么期盼?
姜鲁鸣: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强调,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这令人鼓舞,下一步的关键是国家在军民融合发展上继续推出有力度的实招,从总体上打破军民分割的局面,确保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壮大国防力量。
(本报记者 陈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