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为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我国有17个城市成为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一年多来,改革成效如何?成岳冲委员走访了一些试点城市后发现,这些城市的高职教育在体制机制创新、办学经费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但问题仍然严峻。
“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脱节;契合企业用人弹性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形成;高职生源依然处于人才链末端;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困难重重。”成岳冲委员一一历数。
要突破这些瓶颈,只靠学校自身努力是不够的,必须从国家政策层面赋予试点城市更大的先行先试权。成岳冲委员提出了具体建议:
首先,授权试点城市自主设置、调整专业,要综合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并对照《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来决定。其次,允许试点城市的高职院校试行弹性学制,选择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重点专业开展四年制或更长年限的职业人才培养试点。最后,授权试点城市开展高职院校招生改革。允许国家高职示范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同批次招生,探索实行单独招生、自主招生、注册招生等多种方式,并允许高职院校根据行业、企业或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定向招生、定向培养,扩大面向高素质产业工人的招生比例。
(本报记者 王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