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广泛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走转改”活动有何意义?如何进一步提高“走转改”活动的成效?怎样建立“走转改”的长效机制?
1.“走转改”的意义
一批批新闻工作者走出办公室,走到田间地头、走进厂矿社区,他们带去了党和政府的问候,带来了群众的呼声期盼,也产生了一篇篇带着泥土芬芳的作品。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
黄友义委员
“走转改”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随着中国国际形象不断提升,海外民众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他们期待从外宣媒体上了解普通中国人的家庭状况、生活习惯、喜怒哀乐等。这要求外宣媒体的记者们沉到基层一线,去感受民情、发现故事,再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来讲述中国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走转改”活动提高了报道质量,使海外民众更乐于阅读、接受我们的新闻作品,提升了我们的国际传播能力。
(本报记者 王国平整理)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部主任
李瑞英委员
越了解基层,播报越贴切
“走转改”活动让人沉淀下来,把新闻做得更扎实、更有感染力。走下去,心里有了不一样的触动和震撼,稿子传达出的信息才有分量。对主播来说,走得越多,大政方针理解越透彻,坐在主播台的时候,播报就越贴切,越有感染力。主播们走下去再回来,有了那种体会,对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坐在主播台就不会光想着灯光、图像,也不用跟他们强调重音,播音腔也自然而然消失了。 (本报记者 谢文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李崇富委员
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从哲学上来讲,“走转改”体现了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毛泽东同志把群众路线概括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转改”生动地体现了我们党的这一好传统。
(本报记者 谢文整理)
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刘丹丽代表
多送好戏下基层
一些青少年热衷于韩剧、日剧、美剧,却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江姐等英雄人物了解不多,文艺工作者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走转改”活动启示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多下基层,多给群众送好戏,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通过文化惠民工程促进社会和谐。(本报记者 郭丽君整理)
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
王玉锁委员
让普通人拥有归属感
“走转改”不仅仅是对基层工作的报道,更是对基层工作的一种高度认可。原来只在报纸、电视、广播上出现的“大记者”走近老百姓中间,让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感受到国家对他们的关注和重视,也燃起了他们对基层工作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本报记者 罗旭整理)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
曾静萍代表
群众是最深厚的土壤
去年,我们安排了很多面对基层普通群众的演出,我深刻感受到,像梨园戏这样的传统戏剧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因为它是传统的,所以更贴近基层文化、贴近群众的生活。我感到,基层群众是传统剧目传承和发扬最为深厚的土壤。(本报记者 周龙整理)
河南省鹤壁日报社社长
姚菊泉代表
“电脑记者”越来越少了
记者扎根基层一线,才能汲取养分,提高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通过深入“走转改”活动,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得到了延续和弘扬。“老爷记者”、“车轮记者”、“电脑记者”越来越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越来越多。(本报记者 赵达整理)
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艺术指导
李丹阳代表
让文化成果惠及官兵
作为军队文艺工作者,我们要坚持上哨所、进阵地、下连队,为官兵服务,既给广大官兵送去健康向上的节目,又当好基层部队文化辅导员,发展培养一批基层文艺骨干,使文化成果惠及广大官兵。(本报记者 杨慧峰整理)
河北沧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韩青梅代表
现在的报道好看了
记者通过深入基层,发现、报道和解决了很多基层群众的实际困难,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树立起社会的精神标杆和主流价值观。深入到群众中间,对提升记者队伍形象和记者个人的成长也很有益处。老百姓都说,现在的报道好看了,他们更愿意接受了,对主流媒体也更加信赖了。(本报记者 贾宇整理)
中影集团一级导演
陈国星委员
基层是艺术成长的“圣地”
基层是文艺工作者获取灵感的宝地,是我们完成艺术成长和心灵提升的“圣地”。只有深入到最真实的生活里,感受时代变迁的激荡,感受老百姓经历的酸甜苦辣,你才能对肩上的责任有深刻理解。(本报记者 王斯敏整理)
2.提高“走转改”成效的建议
如何从基层群众中汲取营养,产生“接地气”、“有底气”、“聚人气”的精品力作,把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引向深入,既需要总结以往经验进一步提高,也需要面向未来群策群力。
中国音乐学院名誉院长
金铁霖委员
下基层是文化建设的抓手
去年新闻界在全国广泛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效果很好。希望文艺界相关人士也能更多地下基层,了解文艺界的基本情况,群众还缺什么,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和提高。文艺工作者要把“走转改”活动落在实处,深入企业、乡村、社区、工地、校园生活中,这样文化建设才能抓到点上,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本报记者 郭丽君整理)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
刘凤之委员
深入田间地头搞农技
“走转改”活动对农业科研及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很有启示意义。很多时候,我们只有通过服务农民才能发现问题,只有真正深入到百姓中间,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才能把农民需要的技术真正送到他们中。
(本报记者 李慧整理)
《中国作家》杂志主编
艾克拜尔·米吉提委员
文学界也要积极“走转改”
通过走基层记者的镜头和文字,他们看到了边远地区的真实状况。对于文学界来说,深入生活,了解民情、了解社会也十分必要,文学界也要积极推进“走转改”。“创作要上去,作家要下去”,写出真正具有中国气派的作品,就应该了解真实的中国社会现状。
(本报记者 王国平整理)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副县长
廖丽萍代表
“苏区干部好作风”回来了
作为一名赣南革命老区的基层干部,从“走转改”活动中,我看到了“苏区干部好作风”又回来了。希望其他行业、部门也能开展类似活动,“走下去”、“沉下来”,通过在基层的积累和思考,让群众的所思所盼转化为支持、谋划发展的实际行动。
(本报记者 甄澄整理)
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
游吟歌代表
向全社会推广“走转改”经验
“走转改”并不仅仅适用于媒体,它所传达出的责任和精神,是对各行各业提出的普遍要求。在任何行业,没有这种沉得下去、深入一线、追求真实、尊重人民的态度,不可能做出卓越成绩,建议把“走转改”的经验向全社会大力度推广。(本报记者 王斯敏整理)
民革中央宣传部部长
吴先宁委员
亲身感知不可替代
“走转改”活动最根本的是,记者要下到基层,彻底摒弃那种采访不扎实、文风空洞的作风。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都离不开亲身感知和直接体验。如果新闻工作者都眼睛向下、扑下身子,干部和群众的感情必定更加亲密。(本报记者 李慧整理)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柯慧新委员
心态平等走基层
记者要和采访对象保持平等,不能用居高临下的心态走基层。从传播效果来说,记者放下身段和采访对象交流,群众不把你当外人,采访获得的信息就更准确、生动,出来的新闻作品也更有说服力、感染力。(本报记者 谢文整理)
中国作协原书记处书记
张胜友委员
应格外关注偏远地区
之所以现在特意强调,是因为“闭门造车、断了地气”的浮躁作风日渐抬头。记者走基层,应该优先走进那些很少进入人们视野的地区和人群,这样既能反映社会现实、替百姓发出呼吁,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乃至全社会的温暖与关怀。(本报记者 王斯敏整理)
四川东方电机公司焊接分厂工人
王品盛代表
走基层扎根要扎得深
走基层不能走过场,坚持到困难多、经济薄弱的地方去,扎根要扎得深。走基层也不能寄希望于几天的“突击行动”,要让走基层常态化、规范化,比如规定主要领导每年下基层调研的时间、形式、监督评价体系等。
(本报记者 温源整理)
河北省剧协副主席
许荷英代表
文艺下乡要送精品
在下乡演出中,名人效应也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唱好家乡戏,唱好地方戏”。在下乡剧目题材上,既要传承经典,又要关注反映现实的农村、农民生活,打造一批现代经典、精品剧目。(本报记者 柳霞整理)
3.“走转改”活动如何建立长效机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强调,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完善卓有成效的组织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推动更多理论、新闻、文艺、出版工作者到一线、到基层,推动“走转改”活动向深度广度发展,努力实现“走转改”常态化。
新华社原副社长
马胜荣委员
“走转改”是职业化水准要求
“走转改”从本质上来说,是对新闻工作者职业化水准的要求。应该把“走转改”落实在日常的新闻采编中,使采访报道尽可能接触新闻源,不能从网上扒来完事等要成为新闻工作者基本的职业素养。(本报记者 谢文整理)
湖南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吴正有代表
好作风要持续
春节期间,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记者随返乡的农民工、大学生等,进行跟踪采访,对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声,进行实事求是报道。希望这样好的新闻工作作风能一如既往保持下去。(本报记者 贾宇整理)
湖南省湘剧院副院长
王阳娟代表
应把走基层纳入业绩考核
文艺院团通过下基层,能真切地接触到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因为,文艺要来源于生活,只有真正深入到普通群众中间,才能丰富、完善文艺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要形成走基层的长效机制,文艺院团应将走基层活动纳入业绩考核,政府也要在人力物力上对文艺院团深入基层进行引导和扶持。
(本报记者 贾宇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何星亮委员
人文社科工作者也要“走转改”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分子也应该“走转改”,拜人民为师,向实践学习。转变文风很重要,现在有些学者写的文章冗长空洞,不仅不利于读者的阅读,对学术发展也有害无益,学术成果应该既求真务实、科学严谨,又力求通俗易懂、生动可读。(本报记者 户华为整理)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朱夏炎代表
让“走转改”成为新闻自觉
“走转改”实际上是向新闻本质回归,向群众路线回归,向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回归。应该注重“走转改”的实效性,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引导记者多到基层采访,采写带有深度思考的稿件。“走转改”应该成为记者的新闻自觉。(本报记者 刘先琴整理)
中国文联副主席
徐沛东委员
作品不能只为剧院服务
今年我们把目光放到进城务工人员身上,组织征集了农民工歌曲,希望以此引导人们关注这一人群,呼唤给予他们更多重视。对作家、作曲家来说,作品不能只为大剧院服务,他们应有更多生活的积累。(本报记者 冯蕾、李慧整理)
江苏省作协主席
范小青委员
作品不能只停留在生活表面
去年我们组织了去农村的调研活动,下基层,访民情,作家通过接触群众,了解群众喜怒哀乐,聆听群众心声,收获很大。我们鼓励作家去基层挂职,组织作家去基层采风,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基层生活,倾听基层呼声。
(本报记者 冯蕾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赵园委员
改文风先要变思想
有些人只是用群众的语言、日常的俗语作文章的点缀,心却始终徘徊在群众之外。改文风不仅是改文字,改文风首先是思想作风的转变,是对自身定位的重新打量。新闻媒体要学会用群众话说群众事,善于用百姓视角观察问题。
(本报记者 李慧整理)
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
瞿弦和委员
为走基层提供财政支持
下基层是需要一定花费的,建议国家出台政策,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比如很多基层还没有像样的舞台,可以考虑配备一定数量的流动舞台车,供下基层的文艺院团轮流使用。
(本报记者 王斯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