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却屹立不倒、历经艰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我们要深刻领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这无疑是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也是今天弘扬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优势。概而言之,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千百年来,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自己的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它是民族凝聚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动员和鼓舞人们为自己祖国的生存发展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一面旗帜。
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所谓民本思想,就是主张百姓是立国、兴邦的根本所在。《尚书》中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孟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孙中山提出了中国革命的目的是为大多数人谋幸福,国家机关是人民的公仆,必须为全国人民办事。国民是民国的主人。他还将民生主义列入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⒊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和为贵”的思想,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提倡在均衡中化解矛盾,求得和谐。中华民族在处理与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的关系中,历来秉持“道并行而不悖”的原则,强调和平共处、合作友善。
⒋刚健为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我国先秦思想家十分重视确立人生志向问题,主张“刚健有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提倡人要有志气,要有大而无畏、顽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些思想一直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优秀儿女积极进取、奋斗不息。
⒌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中华民族有着讲正气的优良传统,有着自己伟大的民族精神。此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孟子曾将这种精神生动地概括为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这种高尚气节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国人为了维护人格尊严和价值理念抛却功名富贵乃至生命而奋斗不已。
⒍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崇尚道义,主张以道德的至善来凝结人心,实现社会范围内的天下有道,表现在义利关系上就是见利思义,义重于利的价值观。
二、弘扬中华文化的对策建议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
⒈认真挖掘和提炼祖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价值。人类历史不能割断,文化史也无法割断。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创造我们今天的新文化,是一个必须遵循的规律。在对待传统文化遗产问题上,有二种倾向必须反对: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认为中国过去的文化全是腐朽的东西,主张抛弃文化遗产,割断传统;另一种倾向是复古主义,认为过去的文化都是好的,对待传统文化食古不化,采取毫无批判地兼收并存的态度,提倡所谓“国粹主义”。这就要求我们面对现实,吸收精华,剔除糟粕,消除传统文化中同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成份,在超越自我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⒉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民间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传统知识,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这些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加强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保护好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
⒊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提供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面向大众的宣传普及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工作。要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包括编写通俗读物、拍摄电视专题片、在媒体上开设专栏专题等多种形式,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要做好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设置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典籍诵读活动。要继续完善中华民族始祖的祭典活动,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充分发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使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渗透和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相结合,在信息服务、数字远程教育和数字娱乐产品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高新技术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执笔:王克群、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