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03日 星期六

    文化资源大省如何走向文化强省

    ——访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黎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03日 04版)

        刚刚闭幕的河北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紧密结合河北实际,围绕建设文化强省,审议通过了省委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决定的《实施意见》。

        河北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这个《实施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河北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对于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本报记者就这一主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黎。

        记者:张书记,河北广大干部群众普遍感觉到,新一届省委对文化建设愈加重视,刚刚闭幕的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绘就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宏伟蓝图。请您谈谈省委大力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张庆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抓好文化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对一个执政党至关重要;抓好文化建设是实现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文化产业具有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特点,将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另一方面,文化是精气神、原动力、调节器,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才能使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抓好文化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方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群众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后,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更高的期盼,这已成为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必须适应发展阶段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把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记者:关于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省委的《实施意见》已经讲得很清楚、很明确了,在实际工作中,河北怎样推动文化强省建设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张庆黎: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下大力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各项任务的落实。

        第一,突出重点,唱好“重头戏”。一是抓核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群众,在全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更好地引领我省文化发展方向,铸牢兴国强省之魂。二是聚民心。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引导群众饮水思源,真正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更好地激发全省人民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三是把方向。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把握主基调,打好主动仗,特别是做好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宣传工作。四是惠民生。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覆盖面,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第二,攻克难点,唱好“功夫戏”。一是靠改革增活力。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激发发展活力,提高服务能力。规范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着力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二是靠人才上水平。把培育文化名家、领军人物,作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大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文化人才的引进选拔力度,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切实解决好文化强省建设的人才问题。三是靠管理占阵地。加强对新兴媒体的管理和引导,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构建网络主流文化意识形态。

        第三,彰显特点,唱好“地方戏”。特色就是生命力,就是吸引力。没有特色就难有起色,没有特色就难以出色。当今世界,民族文化、地方文化,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河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燕赵儿女在这片热土上既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也创造了彪炳史册的红色文化。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这些都是河北独特的精神文化标识,我们一定把这些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切实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坚持继承发展创新,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并结合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伟大实践,赋予新的内涵和时代气息,不断总结提炼、发扬光大。无论是文化设施建设,还是文化产业发展,无论是文化宣传推介,还是文艺作品生产,都要突出燕赵特色,努力提升河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四,打造亮点,唱好“拿手戏”。一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围绕打造支柱产业,鼓励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实现上市融资。实施重点文化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工程,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二是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历史上河北曾涌现出一大批很有影响、妇孺皆知的文学作品,如《红旗谱》、《野火春风斗古城》、《敌后武工队》、《小兵张嘎》等。我们结合“走、转、改”活动,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在实践中汲取营养、积累素材、提炼主题,努力创作生产更多具有中国气派、燕赵风韵的精品佳作。三是打造品牌文化活动。倡导人人参与、人人享有,鼓励群众自创自办、自编自演,在农村、企业、部队、社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记者:开创河北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在组织领导层面如何提供有力保证?

        张庆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步伐,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各方面要积极参与,宣传文化单位要唱好主角,以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一个好的工作作风和一个好的工作业绩,推动我省文化改革与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一是摆上重要位置。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就是促和谐、就是兴未来的意识,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做到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一同部署、一同实施、一同考核。二是健全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文化工作体制和机制,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投入到文化建设中,形成协力发展的工作大格局。三是狠抓工作落实。发扬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重实际、出实招、办实事,坚持“虚”功“实”做,“文”活“武”练,“软”实力“硬”打造,务求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本报记者 耿建扩)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