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02日 星期五

    区域经济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与 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

    周金堂 《 光明日报 》( 2012年03月02日   11 版)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态势上看,不同区域间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2010年,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平均数的70%,是全国中心城区的50%;再加上县域之间差异大,全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一百个县的平均值是最低一百个县的平均值的15倍以上。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涉及需求结构、供给结构、空间结构、要素结构等方面,涵盖多个范畴,因此,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既要考虑扩大内需与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又要考虑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同时还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好县城和中心镇,加快新农村建设等等。这些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就难以有效拓展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新空间、培育竞争新优势,也难以形成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有利于推动县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县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落脚点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不是使经济总量在城乡和各县市平均分布,也不是简单缩小县域生产总值上的差距,而是要从人人享有小康社会幸福生活出发,使生活在不同县域的人们都能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充分考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的差距,特别是要考虑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的民生问题,努力使处在主体功能区的城市化地区、农产品生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的公民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文明。为此,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增加对限制和禁止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帮助这些地区健全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新理念。要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谋求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角度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要坚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内在统一,在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坚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着力扩大内需,要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拓宽和开发消费领域。从国际经验看,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投资出口对GDP的影响呈下降趋势,消费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正处在提升消费率的历史拐点,而农村消费率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已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制约因素。扩大内需,提高县域农村消费能力,必须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县域要结合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大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和报销水平,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贫的力度。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作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改革是实施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本身就是改革与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县域要结合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把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结合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产学研、科工贸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优势,培育和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农产品生产区要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构建以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县域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提升畜牧业、水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林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

        在加快推进工业化的实践中,不少县受“追赶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不计资源、环境和生态生本,重复走先污染、后治理、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环境生态破坏巨大。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有利于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县域可持续发展。事实表明,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县域,若仍按原有发展模式,势必大大超出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因此,要根据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思路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约束性指标的要求,突出节能减排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各项任务的落实;坚持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政策引导和协调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为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腾出更多空间。

        坚持把科学评估县域发展实绩作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方法

        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控,应根据资源环境的特点分类指导,增强区域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公平性。对地处优化开发区域的县市,应强化对经济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特别是恢复农业和生态用地等指标的评价;对重点开发县域,主要是统筹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布局、县域总体发展水平与促进经济集聚与人口集聚同步性等方面的考核;对于农产品主产区,要强化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考核;对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是强化对生态功能的保护和对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考核;对于禁止开发的县域,主要是强化对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的考核。

        (作者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