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02日 星期五

    新闻笔记

    生存·温饱·发展

    解玺璋 《 光明日报 》( 2012年03月02日   02 版)

        新闻事件:

        日前,在中国农业展览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很热闹,180多个项目的传承人现场表演绝技,让参观者大饱眼福。

        笔记观点:

        国家是否可以考虑,以特殊方式给技艺传承人和手艺人一个“出身”,将身份认证纳入国家评价体系,也许会使更多年轻人留下来。

        非遗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属于技艺或手艺遗产,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必须依托于传承人或手艺人才能存在。人都有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抗拒,所以,常有人去而技艺或手艺失传的情况发生。

        很多传承人或手艺人遇到的困难是收徒,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徒弟不容易,让徒弟把手艺或技艺学到手更不容易,而徒弟学成后,能不能坚守岗位,不改行,仍是未知数。这背后有一个生存问题,对任何一个传承人或手艺人来说,不仅要吃饱吃好,还要能养家糊口,这便是鲁迅说的“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一门技艺或手艺如果不能保证这三个条件,即使有再高的价值,也很难得到切实保护和传承。

        生产性保护的提出给技艺传承人或手艺人指出了一条生路。绝大多数技艺或手艺都是在生产活动中产生、发展、流传下来的,没有社会性消费的支持,单靠生产者个人的喜好和钟爱,很难维持其发展的可持续性。生产性保护固然不能走产业性开发的路子,不能伤害传统技艺或手艺的核心价值,但也不能作茧自缚,单纯强调它的文化属性而否认它的商品属性。最近,北京市西城区采取建立非遗展示中心、家庭艺术馆的办法,给很多有技艺或手艺但不懂营销,也没有销售渠道的人搭建一个平台,扩大他们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项目,喜欢非遗产品,培育非遗技艺或手艺的生存土壤,就很受传承人和手艺人欢迎。

        如今,人们对传统技艺和手艺的要求提高了,所以不仅要保持它的原汁原味,还要有创新和发展,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既然生产不是自娱自乐,那么,了解、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保留下来的技艺或手艺为什么能达到如此精湛的水平,难道不是与消费者长期互动,水涨船高的结果吗?保护和创新不一定对立、矛盾,创新可以让传统的技艺或手艺更精致、更有品质,更符合当代的审美时尚潮流,还要有非常漂亮、容易让人动心的包装。这一点,只要对比一下国内和国外旅游市场产品在细节方面的处理,就不难得出结论。

        说到底,保护和发展传统的技艺和手艺,非把更多年轻有为且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吸引过来不可。而吸引这些年轻人,不能全靠所谓献身文化事业的精神,还要让他们看到,这些传统的技艺或手艺,同样能够给他们带来有尊严的生活。此外,留住年轻人,使他们安心于此,还要考虑如何给他们一种被社会认可的身份,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实上,属于非遗的传统技艺或手艺,很难通过现代学校教育来完成传承,通常采取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方式,因而很难纳入常规的社会评价体系,这对年轻的技艺传承人和手艺人不公平,往往导致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

        戊戌变法期间,梁启超曾上书光绪帝,希望给当时稀缺的翻译人才“学生出身”,不必参加科举考试,这在科考取士一统天下的时候,是权宜之计,但对培养专门人才不无助益。由此我得到启发,对那些学有专长的技艺传承人和手艺人,国家是否可以考虑以特殊方式给他们一个“出身”,并将对他们的身份认证纳入国家的评价体系?这样做也许会使更多年轻人留下来,给非遗保护增加更多的可靠性。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