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49岁的中国建筑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澍荣获“建筑学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是我国建筑界迄今为止所获得的最高荣誉,王澍也因此成为第一个荣获该奖项的中国籍建筑师。其实,王澍的建筑师生涯“起点”在东南大学,他是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建筑系81级本科生,85级硕士生。王澍曾多次坦言:东南大学是自己的学术启蒙地。
前不久,东南大学尤肖虎及团队荣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东南大学成为了世界的焦点。从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尤肖虎到荣获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王澍,东南大学人才辈出,这绝不是偶然,而是东南大学重特色、强内涵、构筑学科高地的必然结果。
多年来,东南大学坚持“精而强”的学科建设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进建筑、土木、生物医学工程、交通运输与工程等传统学科建设,把凝练学科方向、组建高水平学科团队、建设一流学科平台、产出一流成果,作为传统优势学科建设的根本途径。充分发挥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项目的带动作用,集中优势资源建设高峰学科。2011年3月,“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启动大会上,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提出,要举全校之力建设好学校的优势学科,使已有的优势学科更高、更特、更强,努力使高峰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学科水平,加快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
随着一批新兴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快。东南大学在学习科学、微纳技术、城市科学工程等学科领域阔步前行。学习科学学科将生物医学工程、教育学、神经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集成,已建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学科,并制定科学教育国家标准,成为国际上这一新兴学科领域的“领跑者”。城市科学工程借力土木工程、建筑学、环境工程等传统学科的优势,建成了2个部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并承担国家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成绩令人欣喜。
主干学科与支撑学科相得益彰、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互相支持、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协调发展,在积极探索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模式的道路上,东南大学以其独特的创新特质和育人模式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东大模式。(本报记者 郑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