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29日 星期三

    文化传承人

    高文英:木版印丹青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29日   15 版)
    高文英
    56岁,“荣宝斋”木版水印工艺坊经理,高级技师,2009年被确定为木版水印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题图摄影 王燕琦

        位于北京琉璃厂的“荣宝斋”里,木版水印现场表演近来一直是吸引顾客的一个亮点。数百平方米的大厅里,四张桌案一字排开,几位师傅分别向观众展示勾描、雕版、印刷等技艺,感兴趣的观众还可以自己动手体验一下。“木版上要饱蘸水墨,拓印的时候要匀着劲儿。”在“荣宝斋”高级技师高文英手把手地教授下,每个参与体验的顾客完成一幅酷似原作的木版水印作品后,都会爱不释手。

        木版水印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印刷技术,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于一体,主要根据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以其复制各类中国字画,可以“乱真”。木版水印全部由手工操作,工艺过程极为精细而艰辛,要经过选稿、勾描、雕版、印刷等工序,完成一幅木版水印画,少则数月,多则数年。十九世纪末,“荣宝斋”开创木版水印技艺,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创新,1954年临摹复制古画,当时复制的知名作品有《韩熙载夜宴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侍女图》、《奔马图》等,其中复制《韩熙载夜宴图》,前后历时20年,共制作雕刻木版1667块,使用了与原画完全相同的材料和颜料,套印6000余次,创造了雕版印刷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伴随着木版水印的辉煌业绩,也产生了一代名师巨匠,时至今日,“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艺已经有了六代传人,他们都为这门传统技艺付出了毕生的心血。高文英从事木版水印已经有38年了。最初走进车间,看到木版水印的工具,高文英觉得跟油印传单差不多,但目睹了老师傅们复制出来像徐悲鸿的《漓江春雨》、《大群马》那样的传世名作时,她惊呆了,复制品与原作竟然分不出来了,从此她就一头钻进了木板水印的世界里。

        高文英始终认为这辈子遇上了好师傅,没有当初田永庆等大师的口传心授,就没有自己今天的成就。“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首要义务,目前高文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徒弟。广泛地见识名家名作,大量参与各种技艺复杂的任务,不断积累印制的经验,这是高文英毕生的心得,如今她对三个徒弟也是这样传授的。

        高文英告诉记者,木版水印是手工操作,生产过程时间长,产量少,因而具有特殊的价值,木版水印复制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再先进的印刷技术也难以做到。高文英认为,为了使木版水印的技艺和知识得到传承,应该把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给世人,让寻常百姓接触和了解其生产过程。从2008年起,“荣宝斋”设立了木版水印工艺坊,对广大顾客进行现场表演和展示,书画爱好者和中外游客从中深入地了解了这项古老的技艺,品味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本报记者 王燕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