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前我就管季坤兄叫老梅,其时他全然不老,长我不到1岁而已,是敬重他,因他有湖南人的牛劲。今年是大学毕业50年,老同学回母校聚会,季坤兄果真老了,我有些愧疚,他是让我叫老的吧?他笑着说,谁都会老!悄悄送我一本书《学海探微》。
老梅是岳麓书社的编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拿到这一出版行业的最高职称,据说是湖南出版系统最早的“四编审”之一;这部《学海探微》浓缩了这位编审的学术人生。前言是黄天骥老师写的,后记出自贤侄女梅志清手笔。序跋读来倍感亲切。信手翻阅,中有一文是关于《西游记》校点注的商榷文字,老梅与之商榷的对家是权威出版社的权威古籍整理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记》,该书以明金陵世德堂本为底本,用崇祯李卓吾批本及清代6种刻本参校,1955年初版,1979年重排,1985年已6次印刷。看老梅如何商榷!他以深厚的训诂学根底、严谨的治学精神,还有坐冷板凳的韧功夫,从校勘、标点和注释等方面,指摘出错误152处!令我佩服至极,兴奋至极,直叫击碎唾壶,浮一大白!
记得田汉前辈曾戏称,中国不可少了三种动物:广东猪、湖南牛、下江狐狸。意谓广东人的财富、湖南人的勤勉、下江人的智慧。老梅似乎不认可归属湖南牛,他说,“黄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我虽勤奋,但口无遮拦,率性而为,常常开罪于人。”他援引老总编钟叔河对他的评价:“是个做实事的人。”自称“颇像上进有干劲儿,间或嘶鸣”的一匹“瘦马”。我倒是觉得,他就是湖南牛,而且是相当极致的湖南牛,其特色便在牛劲,时或表现出不被理解的“一根筋”。
梅志清这样评价老梅:“父亲的性格的确是太鲜明,正义、耿直、固执、性急、极为认真,这样的人,往往并不好相处。”女儿的酷评相当公允,让我肃然重又审视人生。据志清说,有一年,一位主管宣传的省领导在作家系列申报“一级作家”,老梅时任高评委,一看申报材料,顿时发出质疑:该人怎么连一篇文艺作品都没有呢?评委会主任是位著名作家,很着急,赶忙劝说,老梅啊,我们都在人家手下打工呢,你好歹支持一下我的工作啊!固执的老梅不仅不听,而且历数不能评正高职称的几种理由,赢得了其他评委的认同,结果那位领导真的未能如愿。老梅回家后,嫂夫人骂他“一根筋”不懂转弯,老梅不以为然,说做人要公道,那表情似乎还很得意。
我忽来意识流:首都戏剧界的情形何其相似乃尔!一位剧协领导同样没有一部像样的剧本,同样申报“一级编剧”,也同样被中直部门的老梅们投反对票给“刷”了下来,却怪,听说几年之后,似乎换了评委班子,这位领导还是评上了“一级编剧”,令首都的老梅们徒叹奈何……我遽醒,便一问究竟,天哪,湖南的那位领导后来也评上“一级作家”!呜呼,这就是国情!国情?
老梅还干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原来编辑出版的《四部荟萃》是全国的重点项目,岳麓书社担心工程浩大、资金难筹,将欲下马。老梅不愿罢手,多方思考,认定这是对国家、民族功德无量的大事,有一天突然在家中决定:个人出资邀集几位朋友来完成这项大工程。此后,梅家生活秩序全被打乱,不仅自家倾囊,还借款20万元。然而,独家之力如何拿下一代工程?最终只留下一屋子半成品,直叫壮士扼腕。梅志清的笔触由轻盈而凝重:“为这一梦想,父亲失去了健康的身体。后来听说湖南出版局专门补贴了父亲15万元资金,高校古委会也拨来5万元帮助还请欠债,以作为对父亲此‘壮举’的一个赞许与补偿,然而父亲开始老矣。”我噙着眼泪读罢梅志清的叙述,想到有一种体育运动,是跳高,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在他失败之前,他留下了辉煌的记录;我又想到有一种人,是夸父,向太阳走去,最后被焚烧、熔化,但他死前弃杖而成邓林。学兄老梅,曾经跨越,几近夸父,“一根筋”尚在,牛劲永存。
羊城聚会,转眼分手。老梅告诉我,退休后专心当菜农了,每天在菜地里浇水、施肥、松土、捉虫……蔬果长势喜人,包下全家所需,还时常馈赠邻舍友朋。嘿,老梅真行,干什么,什么成,当个菜农也响当当!他邀我得闲来长沙小住,我说好:“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作者为北京人艺著名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