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24日 星期五

    灾区发展振兴调研5

    特色农业富了村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24日   04 版)

        走进四川省江油市九岭镇苏溪村,错落有致的小楼掩映在绿色中。在早春田野的绿色里,村民们正忙碌不停。村民赵作军介绍,大家忙着种折耳根,早种早赚钱!折耳根学名鱼腥草,是很多食客喜爱的一种山野菜。苏溪村通过种折耳根,家家户户致了富。

        苏溪村是汶川大地震的重灾村,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时村民全部撤离。震后全村249户有213户重建了住房。有了新房,还要有致富的新路。苏溪村村民们一合计,决定立足地域、地理村情,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把过去有种植基础的折耳根产业壮大,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

        为发展折耳根产业,村里治理了沟渠,精修了山平塘,保证每一块农田能排能灌;加宽机耕道路基,保证收购客商的车辆能直达田间地头。

        地震以后,几户种植大户牵头成立了“苏溪折耳根种植专业合作社”,推举赵作军为理事长,在全村推广统一引种、统一农资、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合作经营模式,折耳根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从几十亩扩大到现在的1600多亩。

        “发展之初,有些农户怕卖不出去,根本不愿种植。”赵作军说,合作社便上门为农户作效益比较,还表示协会将按保底价格收购。种植农户遇到技术难题,协会技术员便深入田间地头,一个一个解决。

        目前,全村429户90%以上都在种植折耳根,每亩收入可达1万元,仅此一项全村实现收入1600万元,人均收入超过万元。以前外出打工的人员也回来了,村子里比以前过节还热闹。

        (本报记者 余长安 本报特约记者 李晓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