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18日 星期六

    新鲜事48

    魏方业和他的“新闻30分”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18日   03 版)

        每晚7点,74岁的魏方业都会雷打不动地来到淄博周村区淦河桥头,准时播报“新闻30分”。那声如洪钟的讲解,或站或蹲的听众,阵阵欢畅的笑声,已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1992年,魏方业从周村区人大常委会法制信访工作室主任位上退居二线,然而,闲不住的他却想向群众做些街头宣传服务工作。让他没想到是,这一试就是20年。他把国家大事、法律常识、生活知识等集纳在短短的30分钟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讲解,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固定听众群。“新闻30分”成了淦河桥头的固定节目,“魏广播”这个称呼也传开了。每晚七点,附近的居民,路过的行人,还有大老远特意赶来看新鲜事的群众,汇聚桥头,听得津津有味。“听老魏讲新闻有十几年了,一天不听就好像缺了点什么。”家住汇龙街的王大爷说道。

        老魏的“新闻30分”,看似简单,幕后其实要准备三四个小时。翻阅资料,搜集新闻,成了他天天要做的“作业”。20年来,他搜集的新闻、资料记满了160多个笔记本,500多万字。

        早在区人大法制信访工作室时,老魏就非常注重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并经常到乡镇、街道、学校和厂矿开展法律知识讲座。退休后,依然有很多单位邀请老魏作报告。这些年来,他先后巡回作法制报告200多场,因此得了一个“魏普法”的称号。

        对慕名找上门寻求法律援助的人,老魏总是热情接待、义务援助。章丘市70多岁的张玉英老人,丈夫早年在周村一家企业工作,后去世,张大娘应领取遗属补助费。但由于工厂撤销等原因,使这一问题未能及时得到解决。后来,张大娘偶然听到人们说“魏普法”很懂行,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他反映情况。老魏先后走访了5个部门,查阅档案资料11卷,找出了证据,终于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这些年来,老魏先后接待咨询4000余人次,为群众提供法律资料5000余件次。(本报通讯员 孙德志 张志勇 本报记者 李宏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