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18日 星期六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 北京深入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18日   01 版)

        本报北京2月17日电(记者张景华、杜弋鹏)“记者真好,真好!终于要盖新厕所了!没想到让这么多人费心啊!”近日,北京晚报“记者走基层·日夜聆听”栏目刊发了《这儿的人上厕所需全副武装》一文,反映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附近的一间公厕年久失修,夏天上厕所要点蚊香,夜里上厕所要打手电,厕所里连个扶手都没有,老人们每次上厕所都得拎着凳子的情况。报道一出,得到了中央及市领导的关注,经过记者的6次走访和报道,多年的难题终于得到解决。拆除旧厕所当天,站在施工现场旁的老大妈开心得合不拢嘴。

        曾多次到现场采访的晚报记者王琼和许前程深有感触地说:“每次来这里,看着老人这么艰难地上厕所,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走基层,深入群众,才能切身感受到百姓的真实困难和真实需求。发现问题,报道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才是一名记者应尽的社会职责。”

        据悉,自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北京晚报等北京市属新闻单位积极响应,把“走转改”与“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相结合,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

        “向实践学习”是北京“走转改”的一大特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专门作出批示,要求新闻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到农村去、到社区去、到企业去,采写出鼓舞士气、激励斗志、反映火热生活、紧扣时代脉搏的精品力作。许多参加“走转改”活动的编辑记者表示,只有通过为基层干好事、干实事,才能让老百姓和新闻媒体的心贴得更近,才能让广大基层群众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心。

        “向群众学习”是北京“走转改”的又一特色。在活动开展之初,北京市委就发出“虚心向群众学习”的号召,大力宣传群众中的道德模范人物,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北京市属新闻单位开设道德建设专栏25个,宣传了千余名道德模范人物及其感人事迹。北京日报推出的“践行北京精神 厚德润京华”栏目,报道了平凡生活里“小人物”们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生动事迹。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推出的“北京好人”、“好人故事”等栏目,讲述身边的好人好事和感人瞬间。京华时报、新京报推出的“厚德北京人”、“平凡的良心”等道德建设专栏,宣传百姓身边道德模范。

        目前北京各新闻媒体共开设“走转改”专题专栏百余个,采自基层的报道数千篇。北京青年报记者黄建华等人深入环卫一线采访,暴雨中趟泥水到垃圾场与环卫工人一起清运垃圾,汇成报道《环卫工人:一人脏换来万家净》、《垃圾场捉蝇 一天十万只》。稿件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黄建华说:“我和一线环卫工人同吃、同劳动。这次我采写的两篇报道全部用故事、细节和基层情感来描述,收到了良好的报道效果,也增强了我的职业自豪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