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18日 星期六

    江苏缘何赢得“满堂红”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18日   01 版)

        2月17日,从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江苏、安徽两省的所有省辖市全部入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并获得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四部门的表彰。这是继2011年以来,江苏、安徽两省的所有省辖市连续两次全部入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龙虎榜”。

        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者,江苏13个省辖市能够连续两次全部入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的榜单,这绝非偶然。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江苏能够连续两次赢得“满堂红”?

        用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的话说,就是“转换机制,培育新型市场竞争主体;错位发展,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惠民力度”。

        转换机制,获得双赢

        体制创新是文化的活力源,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关键是培育新型市场竞争主体。“围绕重塑合格市场主体,江苏的文化体制改革实施了政企分开、转企改制及股份制改造的‘三步走’战略,为江苏文化发展开启了一扇窗。”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改革办公室主任梁勇说。

        资料显示,2009年江苏各出版社、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全部转企改制;2010年,全省108家文艺剧团,有107家完成转企改制;先后组建了广电、出版、报业、演艺、文化产业、广电网络六大省级文化企业集团,其中四个入选全国30强,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

        融资创新,给了文化企业无限的发展动力。2011年底,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A股IPO发行圆满成功,上市融资44.8亿元。

        宿迁虽是江苏出了名的穷市,但穷市生出了“富文化”。2009年,该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比建市之初增长了213倍,近几年更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作为江苏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宿迁率先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独具文化魅力的古都南京,正积极筹备成立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统筹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目前,南京报业集团、南京广电集团等正在实施宣传与经营两分离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预计到2015年,南京报业集团、广电集团、文化集团资产都将超过百亿元。

        特色定位,错位发展

        江苏各市不懈探索,走出了一条文化体制改革的错位发展之路。

        作为江苏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区,南通早在2002年就开始了文化体制改革,将自收自支的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使其迸发新活力。“是改革让这座老剧院重获新生!”南通更俗剧院院长吴炜激动地介绍。上世纪90年代,更俗剧院曾一度淡出历史舞台,如今,剧院每年有近百场大型演出,电影票房收入近两年已经突破了1000万元。

        无锡在完成了转企改制等重点改革任务后,一个个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脱颖而出,无锡广电集团就是其中之一。近两年,无锡广电又在制播分离的改革中摸索前行,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本土品牌,通过深耕本土、接地气,成功地集聚了人气。

        作为江苏首个实施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合并的城市,常州针对过去三局合并后文化市场执法权责不明、职能交叉等弊端,成立了江苏省第一支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支队,保证文化市场执法更流畅,监管更到位。

        活了市场,乐了农民

        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曾是经济“短板”的苏北,以惠民为抓手,唱红了文化这台戏。

        徐州睢宁县王集镇创新农村文化机制,在全镇28个村开展了“舞动乡村”农民健身舞活动。如今,“舞动乡村”俨然成为王集镇的“文化名片”;在南通如皋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并不单纯拘泥于把“文化”送到乡村,而更加重视让农村文化走出去,实现文化工作的城乡互动。

        有了文化,农村这一池春水更“活”了。在2010年底,宿迁全面实现了“县有三馆、镇(乡)有一站、村有一屋”的目标。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特色文化场馆80余个,建成了10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330个村级农家书屋。

        在宿迁沭阳县,一座投资5000万元、设有7个一流的全数字化放映厅、可容纳千人的三匹马国际影城颇为壮观。沭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晓平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影城,目前宿迁市每个县都有。

        (本报太原2月17日电     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